一、个性即命运:成功的规则几近一致
个性即命运。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功课。应试的人形形色色,但成功与失败的的规则趋近一致。
A、有能力+有脾气=怀才不遇
B、没能力+有脾气=一事无成
可见,无论有无能力,本领是大还是小,失败皆源于“有脾气”(如,心胸狭窄,毅力不够,品质不好,性格怪异,心理素质不硬等等,总之,和智力无关)
C、有能力+没脾气=春风得意
D、没能力+没脾气=贵人相助
可见,无论有无能力,本领是大还是小,成功皆因“没脾气”(如,善于沟通,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品质高尚,性格随和,心理素质好等,一句话,也和智力无关)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谁能否认“个性即命运”的现实规则。
人是如此,美元同样。
二、美元的个性:成也政治,败也政治
美元是共性与个性的复合体。
就共性来说,美元也是现代货币,同样也完成了印刷逻辑的从“金银本位”向“需求本位”的转换(以前:相应黄金按比例印相应美元;现在:市场交换需要多少美元就印多少美元)。也就是说,今天的美元后面没有了金银作抵押。
就个性来说,美元由两个非经济因素支持其作为世界货币,即:
1、“军事-暴力”抵押(美元1970年代前是按照“1美元=1/35盎司黄金”标准来印的,同时美国政府承诺“美元可兑换黄金”,因此那时,美元=美金;1970年代后,“1/35盎司黄金”标准取消,“美元可兑换黄金”承诺解除,代之而起的是“买石油只能用美元”和“美军驻扎在阿拉伯产油区负责其国防,换取美元定价石油的权力”,所以此时,美元=石油美元)。从本质上看,美金→石油美元,是信用来源的变化,即从“黄金-实物”抵押模式向“军事-暴力”抵押模式的转换;
2、“石油-美元”挂钩(美国军队驻扎在产油区与产油国达成政治协议:美军负责国防,石油由美元唯一定价。因为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离不开石油,买石油离不开美元,因此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交易秩序:“工业化离不开石油-石油离不开美元”。这就是“美元-石油”挂钩的本质)。可见,美元的个性本质上反映的是美元的国家战略行为。
个性即命运。美元的这种个性也决定了美元的必然崩溃的结局(成于政治,也必将败于政治)。这就是美元的宿命。这主要是由美元演进的逻辑决定的。
三、美元的逻辑演进:经济政治路径
美元信用来源由“金银-实物”抵押转换为当今的“军事-暴力”抵押,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经济实力基础上的,随着货币发展的“金银本位”逻辑的解构,美国面临巨大的货币发行压力:
A、美国黄金供应速度赶不上全球交换规模的扩大速度,美元发行无法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美元只能实行“需求本位”发行规则。这意味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美国必须宣布解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家承诺。因此,1970年代,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主要的是一种经济反应。换作哪个国家,都只能如此。因此,这方面,不应该进行过多的政治解读。
B、全球交换量的剧增,使得美元兑换美国黄金的量加大,美国逐渐失去“黄金储备第一”的优势和地位,美国为保持国家的全球优势,只能违反原先承诺。这是美国政府基于国家利益的战略考量,美元后面有华府,这同样不能忽视。
C、“金银本位”解构后,“美元与黄金挂钩”废除后,如何继续保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在逻辑上,有两种可能选项:一是综合博弈原则,通过国际综合力量博弈和协商,形成一种反映全球货币需求的机制,依据该机制,形成一种国际货币;二是实力主义原则,谁能强势建立一种货币主导全球能交易,谁的货币就是世界货币。1970年代后的实践表明,美国选择了第二种方式。这就是基辛格的战略--“控制石油,就控制了世界各国;控制货币,就控制了全世界”。其基本战略设置是:“主导石油区国防,强力确定美元对石油的定价权”。
四、美元的结局:大国政治解构“美元-国债”的跷跷板
但是,“主导石油区国防,强力确定美元对石油的定价权”,隐含着两大逻辑前提,若这两大前提消失,则美元面临着两种挑战。两种逻辑前提是:
第一,石油能源是“工业的血液”=工业化离不开石油。这意味着,一旦新能源被开发出来,或者,石油能源耗尽,石油的战略价值就消失了。而一旦石油的战略价值没有了,建立在“工业化离不开石油-买石油离不开美元”交易秩序上的美元,也就不具有世界货币的基础了。
第二,美元流动的可控性。通过美联储的“国债货币化”设计,“美元-国债”形成跷跷板结构(即,美元贬,国债收益率升,反之则反,二者反向运行,互构一体。由此形成美元有序、有节奏的升贬交替运动,贬约10年多,升约6年多),进而,使得“美元-资源资产”内在形成一种互为避险的关系,构筑了另一个“美元-全球资源资产”的跷跷板。由此,美元成为两个跷跷板的交集端(美元-国债;美元-全球资源资产)。在此基础上,一旦美元升贬变动,那么,全球资源(工业化体系—原材料)和资产(非工业化体系-黄金、股票、汇率、楼市等)则反向变动。美元成为全球格局变动的按钮。
上述美元的可控性表明:美元所以可控,源于美元的“美元-国债”跷跷板机制的设计,只要该跷跷板消失,那么,后面的“美元-全球资源资产”的大跷跷板自然消失(因为,有美元的升贬交替变动,才有美元与资源资产的避险关系,若美元不升贬交替了,则也就不存在美元与资源资产的避险性质了),在这个意义上,美元的真正命门是:政治解构“美元-国债”的跷跷板。
那么,政治解构“美元-国债”跷跷板,是否可能呢?
理论上,是可能并可行的。其核心是:只要全球几个大国联合起来(政治行为),共同压制美国国债,并把该行为政治化和战略化,那么,美国国债的经济层面上的“收益率”路径即被政治行为打破。而一旦国债的经济性的“收益率”强行被政治打破,则原先的“美元贬值,跷跷板的美元端下行=国债发行量大,价格越便宜,未来收益率越高,跷跷板国债端上行”这一逻辑就会中断,美元“升贬交替”运动也就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只要全球大国能在政治上结盟,美元的世界货币战略也就被破解。
简而言之,美元的宿命就是:
1、美元是政治经济范畴,有“需求本位”的经济逻辑作支撑,同时还有“石油定价权”的政治保证。美元作为当今世界货币,它成也“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败也将在“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上。
2、美元的后面是“华尔街(资本)-跷跷板机制的设计者+华府(国家)-石油战略的执行者”,美元充当世界货币,起因于他们;美元要退出历史舞台,也必须先搬走他们。
3、美元宿命的逻辑轨迹是:1970年代,“美金”变“石油美元”,全球流动顺畅;1980-1986,美元升,拉美进入陷阱;1986-1996,美元贬,全球繁荣。1996-2002,美元升,亚洲金融危机,日本失去十年;2002-2012,美元贬,全球10年黄金期;2012-2018,美元贬,…
4、美元何时终结?四不过三,世界各国会让美元有第四次“升值”吗(2028-2034)?美元的命门很简单:大国联盟,政治解构“美元-国债”的跷跷板。大国的政治联盟在地缘博弈中已经出现,美元的故事还会继续很久吗?
所以,逻辑上,美元最终走向崩溃。但实践上,取决于大国政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