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

It's a family affair

IN RECENT years China’s leade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that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the growing wealth gap could lead to social instability. In Beijing, displays of gratuitous overcompensation are a daily reminder that some people, in keeping with a famous dictum of Deng Xiaoping’s, have indeed got rich first. Officials last year even went so far as to try suppressing ads that promote “luxury lifestyles”—lest the have-nots be inspired to rise up and storm the local Lamborghini dealership.

Perhaps even more troubling for the Party is the surge in scepticism over how suchwealth seems to find its way into the hands of officials and their families, not to mention into those of their beloved Swiss bankers, English boarding schools and Australian estate agents. Particularly galling are the reports about the great number of officials who have taken to working “naked”. That is to say, many officials are working in China while their wives, children and, presumably, a chunk of the motherland’s money take residence overseas. A report released last year estimated that as much as $120 billion may have been transferred abroad by corrupt officials.

The Chinese media have been given greater freedom to report on corruption and the financial shenanigans of large companies of late. Which makes it all the more striking thatreporting on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s wives and offspring is still strictly forbidden.

An exception can be made when one of the select few falls from grace. Earlier this year, after Bo Xilai, a rising star, was cashiered from his position as the Communist Party secretary of Chongqing, authorities became notably less rigorous in censoring microblogs about his family (though to this day his case remains a taboo subject in the state media). Although formal charges against him have yet to be announced, plenty of stories have emerged in the foreign press about the almost unbelievably twisted business dealings of Mr Bo’s wife, Gu Kailai. In those reports Ms Gu, a lawyer by training and the daughter of a PLA general, has been accused of stashing assets overseas, finagling a spot for her son at the Harrow School, having affairs with two of the foreign gentlemen—Neil Heywood and Patrick Devillers—who helped her to arrange all of this and, when these economic and romantic entanglements became too sticky, orchestrating and personally supervising the November 2011 murder of one of them in a Chongqing hotel.

So one can only imagine the consternation caused by yesterday’ssensational exposé by Bloomberg, which details the financial asset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of China’s president-in-waiting, Xi Jinping. Bloomberg was careful to note that no part of their investigation directly implicated Mr Xi, his wife, herself a famous PLA officer-cum-singer, Peng Liyuan, or their daughter, who is reportedly studying at Harvard University under an assumed name. The Bloomberg report suggests that other close relatives of Mr Xi have been blessed with abundant good fortune, to put it mildly. The article ties Mr Xi’s sister Qi Qiaoqiao, her husband Deng Jigui, and another brother-in-law, Wu Long, to assets worth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or even billions. Their holdings are reported to include stakes in real estat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s well as the sensitive business of producing rare-earth minerals.

The government’s response to the Bloomberg report was predictable. Both the Bloomberg and Businessweek websites are currently inaccessible inside China’s “great firewall”. Although access to Bloomberg Professional, an essential tool for businesses and China’s financial elite, so far remains unaffected.

It is often speculated that families of officials at all levels of Chinese government arebenefiting financially from their access to power. In a country where even a state newspaper argues in favour of allowing a “moderate amount of corruption”, should it come as a shock if some of the people in power seek to monetise their positions through favours and largesse?

Probably not, but it’s pretty appalling all the same. With social tensions rising steadily, the public’s patience with the extravagance of the official class is wearing thin. Calls for greater transparency—not to be confused with any call for Western-style democracy—are growing louder. Many people in China have come to accept corruption as a fact of life, and feel that there is little that anyone can do to fix it.

Perversely the corruption of official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can serve as something of a check, as Mr Bo found out earlier this year. It ensures that no one in the system is invulnerable. The situation is like duelling with hand grenades. If everybody in your circle of power is dirty, then it’s to your own advantage not to do anything to jeopardise your position, lest the others use what they have against you.

The system also gives those in power precious little incentive to advocate for meaningful political reform. Too many people have too much “skin in the game”. Political openness would threaten not only the Party’s grip on power, but also a whole system which provides direct and indirect financial benefits to millions of relatively well-connected individuals. Factionalism abounds of course, but the divide is less between “reformers” and “hardliners” than it is between different political power-brokers and within their networks of patronage. Such competition becomes particularly fierce in the run-up to one of these once-in-a-decade leadership transition, as in 2012.

Given the stakes involved, it would seem Chinese officialdom should have no trouble appreciating a famous admonition made by an American polymath, Benjamin Franklin, some 235 years ago this week: “We must, indeed, all hang together, or most assuredly we shall all hang separately.”

(Picture credit: AFP)

×××××××××××××

ms現在腔內搜不到any word about 太子爺及其家族,那就轉一篇唄~

七步打造完美心灵

译者 lumeng
内心的安宁和幸福是一个完美的所在,尽管很可能你没什么时间去探寻。据调查,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活中的意义和目的。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探索内在财富的旅程。其实,只要做到七个步骤足不出户你也能变得更好。

1、释放你的痛苦回忆。
     对你痛苦往事的执着程度直接决定了你内在和平的等级。如果你内在总是充满悔恨、气愤或者恐惧,那么你会封闭自己与生俱来的仁慈心,以及对其他人的同情信任。取而代之的是,你不去寻找别人跟你的共同点,而是对别人总是充满防御以避免伤害。

    比如说,我老公会在我们结婚纪念日给我送花,让我惊喜,但我却总是回顾过去的痛苦失望。要知道爱是当下的,但我们却总是不知足。因此当我们又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时,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暗示我们自己:“我愿意放下这些痛苦,我选择忘记这些过去。”

2、重新找到内在智慧

   有时,当你需要智慧的时候,智慧就会突然闪入你的脑中。有人称这种感受叫直觉,有人称它叫内在智慧。其实,智慧源泉始终深藏在我们内心,当我们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涌现出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当我们看到事物简单的本质时,内在智慧就会与我们相连。我每天都要处理许多事物,在这些繁杂的工作中,我发现最简单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倾听内在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解决这些工作的办法。具体方法是:做一个深呼吸,放松你的意识,让你充满纯真。

3、超越世俗智慧,跟随你的心

   世俗规则和社会期望将我们带向窄路,比如在人际关系上要求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认为只有工作到晚还能成功,甚至认为每一餐都是大的好。世俗智慧会渐渐取代我们内在的智慧,导致我们在追求生活的路上不得不痛苦的适应。

   一家美国中西部的报最近报道了一则新闻:一个小男孩跟着他的狗走丢了。搜救队和他的姐姐到处寻找。他姐姐沿着他上学的路上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但却因为路上的车不肯听下来让他们搭顺风车而延误了两个小时,原因是:这条路上停车是违规的。

    有时,我们的内心知道如何做会更好,它只需要一点勇气去鼓励做打破常规的事。这时,你为了跟随你的内在,你可以对自己说:“我愿意让我内在的平和来决定我的行为。”

4、打通宇宙能量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能量,包括太阳能、风能或者其他被人类利用的能量。我们自己也是宇宙能量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与内在沟通,连接宇宙能量,促进灵性觉醒和创造。就像船顺着水流前进,我们伟大的成就也需要追寻隐藏在内心的宇宙能量。比如:艺术家和音乐家通过冥想来感受能量。
   “我要认识和进入宇宙的能量之中,让宇宙能量包裹和充满我的内在。”正像这话说的,与能量结盟有助于进行你人生的工作。

5、发现你人生更高的目标

   你可以超越物质追求和家庭角色而有更高的追求。一个咖啡师的更高追求不是调制出一杯平滑的拿铁咖啡,而是给客户带来真实诚恳的服务。一个股市经纪人的更高追求也不是让人变得物质富足,而是提醒人们人生还有其他形式的富足。一个清洁工的更高追求也不是清洁垃圾,而是让人们体验美好人生。

   一个更高的追求可以指导你对生活的探索,指导你去扮演积极的角色。通过认识你的潜在的理想便可以寻找到你的更高追求。一位秘书表面上要为了在工作和家庭中支持周围人,但潜伏的理想却是要对所有人充满爱心。因此我们应该确认自己更高的追求,也应该乐于探索和扮演这样的更高的角色。

6、内在是一位好老师

   伟大的导师提醒我们要使用同情、原谅和个人责任去决定我们的选择。你可以通过富有同情心去宽容别人的错误,这样也提醒你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要记住:我们要尊重我们神圣的内在,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导师。

7、鼓励身边的人去寻找神圣内在

   当你觉醒了内在的和平和幸福,你应该向周边人展示如何依靠内在生活。分享你的幸福,鼓励他们走向寻找内在的旅程。就像甘地鼓励人们去寻找世界和平一样。

   当你开始内在的旅行,你就做到了坐在家中也感到和平幸福了。


免费旅游15招

译者 eartha zhang
15 Ways to Travel for Free (or at least cheap)



钱包空空如也,却能环游世界?是的,这不是传奇......

“想要减少旅游费用,你需要寻找机会并且做好准备抓住它们。你必须积极主动,不要害怕寻求别人的建议、帮助和指引。你会惊讶地发现,当你谈及自己需要的这些时,人们是十分乐意提供的。我发现,大多数人是十分愿意也一直寻找着正确的人去提供建议、帮助和指引。你百分之百错过了机会,没有把握住......”

吉姆•劳伦斯,34岁,用8年的时间几乎没有花钱就环游了世界......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老话,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总是免费的。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这一规则仅仅适用于人生中的一些 小乐趣,比如芳香的花朵或者与朋友们一起欢乐地大笑。的确,这些是美好的,但是关于那些更大的乐趣,像是在 世界各地飞,你能不能做到免费呢?

好吧,如果不能做到免费,那么至少可以很便宜。如果你期待着环游世界却又没有那么多的钱来挥霍,这篇文章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你不需要上千美元就可以上路了。实际上,你所需要的一切就是一点创意,一点勇气,一点热情,一些想法,使自己开启这段旅程。以下就是一些比较明智的方法,是奶奶会同意的。其他的一些就比较有伤风化—人们为了省钱使出的招数令人惊异—但是,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采纳奶奶的意见了呢?

所以别让你的空钱包夺走了你一生中难得的旅行。只要记住:带着正确的态度,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即便是旅行—也可以非常便宜。

1.交换房子或是把房子租出去

简而言之:最近因为一部电影《恋爱假期》而十分著名的这一方法,首要前提就是,你有一所房子。如果你确实有一所房子出租,有各种各样的网站为业主提供在线分类来打广告(homeexchange.com, homexchangevacation.comhomebase-hols.com)。大多数要交注册费,但是之后你全年都可以为自己的房子打广告了。交换时间的长度取决于双方交换服务的需要。另一种可替代的方法就是,如果旅行者够幸运的话,可以把房子租出去。

倡导者的话:不需要现金的食宿?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呆在家里而不是旅馆里通常有这样一些好处,有厨房,有电话,甚至有网络。同时,不在家的时候把房子租出去也是现金的一大来源;在多伦多、温哥华甚至圣约翰一间公寓一个月的租金就足以支付你在玻利维亚或加纳的花费。

奶奶的话:在交出你房屋的钥匙之前小心地筛选候选者,否则等你回来的时候就无家可归了。

2.代为照看房子

简而言之:如果你正住在父母的空房子里、大学生宿舍里或是朋友的沙发上,你就是在房屋交换上交好运(或者,更准确地说,你可能已经在免费旅行了)。代为照看房子或许是你的一个选择。如果你正在寻找这个工作,有许多在线网站你可以打广告来说明自己提供的服务。点击::www.housecarers.com, www.mindmyhouse.com张贴广告在几个不同的国家,或是国家网站如澳大利亚网站: housesitworld.com.au, happyhousesitters.com.au, 或aussiehousesitters.com.au。你也可以通过大学社区、教会社区或是社区中心张贴广告,寻找有需要的家庭(在大众信息主页上,在居民中,在大学报纸上)。像社交网站craigslist.orgfacebook.com也值得一试。

倡导者的话:找到像这样的工作是十分宝贵的。你将会获得免费住宿,与此相交换的就是你要做一些植物浇水、遛狗的工作。

奶奶的话:为什么人们想要一个陌生人住在家里?他们一定是色狼!

3.志愿活动和筹集资金

简而言之:有没有考虑过做发展项目的志愿者?将你的时间贡献给帮助有价值的海外事业的好处之一就是它或许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机会,筹集资金支持你的工作。一些志愿活动组织能够帮助你解决食宿问题,有时候甚至是机票问题。大多数的机构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大量时间承诺的(一至两年),还有专业技能和经验。一种可以替代的方法是参加短期的项目并且筹集资金。学校,雇主,社区组织,亲朋好友对于大多数志愿者来说都是精神支持的重要来源,而且大多数志愿者都愿意去帮助好的事业。一些当地的组织也支持这一工作,包括你们当地的狮子会(www.lionsclubs.org),乐观主义者俱乐部(www.optimist.org)或是扶轮社(www.rotary.org).
倡导者的话:很多志愿者都成功地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他们的现金支出,甚至是为他们感兴趣的项目捐款。你不仅仅是为一项有价值的项目做贡献,志愿者旅行也是了解和学习世界的另一个部分最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奶奶的话:听起来不错,但是在我们打桥牌的时候不要唠叨我的朋友们捐款哦!
4.拼车或是搭便车
简而言之:你可以搭去同一方向的人的便车,或者如果你有车的话,可以找人和你拼车,从而抵消燃油成本。拼车通常需要提前计划,因为旅行者倾向于在离开之前看看车子,试坐一下。有的旅行者在旅游论坛上面做广告(thorntree.lonelyplanet.com),还有网站专门为这种乘车共享服务,比如www.erideshare.com,

www.compartir.org
www.hitchhikers.org.还可以在旅馆和其他游客聚集的场地做广告。尽管需要更多的是计划而不是搭便车,拼车是一种更为安全的选择。你可以在旅行之前约见对方(最好是在公共场所)也要查证一下他们的介绍书、身份证照片和电话号码。当然,在世界上的有些地方,比如古巴,搭便车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倡导者的话:拼车和搭便车都是满足当地风俗的好方法,同时,也非常环保,比自驾车便宜很多。
奶奶的话:和你在网上认识的人一起去旅行?你妈从来没有教过你怎样去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吗?
5.在游艇上做船员
简而言之:你没有必要知道你的右舷的端口来帮助船员。了解航海技术可以使你成为稳操胜券的人,但是烹饪、机械和导航能力可以使你在船上得到一份有报酬的工作,通常一种额外的技能足以使你在游艇上面得到自己的工作通道。如果你想感受一下这种可用的选项,点击英国船员探求者: www.crewseekers.net(注意:收取成员资格费)。船员探求者列出了许多机会,包括有报酬的工作、分享贡献的航海旅行和工作通道旅行。
如果你想要冒险—或者碰巧发现自己在一个港口城市—就自己到码头,开始问问题。付账后离开酒吧和餐厅,检查公告板上面的广告并且考虑发布自己的。在“定位口岸”年的不同时间发生—船主天气窗户有限,这一期间,他们必须转移船只(飓风季节,任何人?)。让你自己出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带着正确的态度,你一定能够找到一艘游艇愿意带着你去旅行。
倡导者的话:你有没有总是梦想着在惊涛骇浪中冒险?和真正活生生的船长一起旅行,把这种冒险当做是搭便车吧!
奶奶的话:你疯了吗?没有看过加勒比海盗吗? ??
6.在游轮上做船员
简而言之:在某种程度上,是海上旅行的一种不太冒险的方法。但是在游轮上有上百亿种可做的工作。最好的选择是为游客提供某一专业技能领域的教育或者娱乐的短期合同。许多网站都提供游轮工作的清单—有些是诈骗的—不过大多数游轮公司直接在网站上面列出了他们可以提供的工作机会。从点击这里开始:www.carnival.com www.royalcaribbean.com
倡导者的话:这是一种用别人的钱来游览世界的方法。
奶奶的话:船员的工作并不总是那么迷人的:工作人员要工作好长时间,呆在甲板下面,而且只有极少数时候才允许下船。
7.帮别人运输车辆
简而言之:当人们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他们常常要找人把车也送过去—这也是你出现的地方。从直接查询汽车租赁或是搬家公司开始,有的人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司机来把车辆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在城市里、社区里或大学报纸的分类区查找广告或是自己登广告,可以给你带来需要司机的车主的联系。试着去登广告并且在你所在的城市和你想要旅行去的城市里面搜寻。总部在澳大利亚的租赁公司,包括Britz (www.britz.com.au)Maui(www.maui.com.au,一年之中就需要偶尔的搬迁。而且在季末,由于季节需求,他们通常需要一次性搬迁大量的车辆到一个具体的地点。记住:很多公司要求你至少21岁。
倡导者的话:只要你足够灵活,这是一种简单又划算的方法,可以把你从A点转移到B点。
奶奶的话:别忘了查一下在澳大利亚他们开车的时候走路的哪边!
8.WWOOF上注册吧
简而言之:WWOOF (World-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的缩写,为1972年在英国率先成立的一个组织,当时的用意是为让都市人体验农村生活而推出一种“以工换食宿”的工作假期) 是世界网络,有机农场主们有时为志愿者们提供加入他们的机会。与WWOOF办公室联系,说明你自己想要参观的国家(最终统计,200712月份,在全世界83个国家中都有这种机会)。少量的会员费就可以使你接触到那个国家会员农场的名单。更多关于各个国家分支和会员的细节详见:www.wwoof.org
倡导者的话:这是一个好点子:只要你为农场提供帮助,食宿都是包的。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他们或许会让你免费吃水果和蔬菜。
奶奶的话:确保你明天吃上饱饱的三餐来保持体力,不要忘记擦防晒霜。
9.争取旅行奖学金
简而言之:最近在校园里“国际化”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对于加拿大想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来说,也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资金。举一个可以得到资金的实例,点击www.scholarships.gc.ca,上面列出对于加拿大想要去50个国家学习的奖励。对于在国际化发展中的本科学习和实地调查,点击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网站(www.idrc.ca/awards)。对于在129个国家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和奖学金的清单,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外学习指导www.unesco.org/education/studyingabroad/networking/studyabroad.shtml
倡导者的话:如果你可以得到其中一种补助金,不仅仅是可以满足你的旅行计划,还可以使你的简历看起来非常棒。
奶奶的话:至今为止,这是听起来最靠谱的旅行方式。
10.聪明地坐飞机
简而言之:在欧洲廉价的航空公司几乎是一个宗教,很少人们付满机票全额价格。实际上,许多航空公司—特别是在英国—提供的国际票价略高于税。你会震惊于一些在售的大减价机票,点击www.ryanair.com, www.easyjet.com www.flymonarch.com。同样地,澳大利亚国内的票价也值得查看,比如一天之中有一个小时提供欢乐小时价的www.virginaustralia.comwww.jetstar.com
倡导者的话:一张30美元的机票游遍欧洲?它使得火车都变得昂贵了。
奶奶的话:听起来不错。他们为老年人提供折扣不?
11.在旅馆里面以劳动做交换
简而言之:一旦你抵达了终点,考虑去找旅馆老板,商量一下交易,用一些工作来换得自己一间房间—如果他们缺人手的话,你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换得一个免费的居住地。另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你离开家之前就申请一份旅馆工作,特别是当你有酒店招待等经验的时候。很多网站上面都有旅馆工作招聘,像是www.hostelworld.com,专门有一个信息留言板。其他的网站根据国家列出信息—例如,www.backpack.co.nz,

列出在新西兰内的工作。有些旅馆或许对于雇佣国外人工作有所忧虑;取决于地方的不同,有些或许在你到达之前要求你带来工作签证。
倡导者的话:只要不需要用钱来交换,用你的劳力来换得食宿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能够绕过签证问题,在另一个国家工作。
奶奶的话:像是奴隶劳动!如果他们让你工作太累的话,你要去举报他们!
12.做一些临时的工作
简而言之:如果你想要待得更久一点,考虑接一些短期的海外工作。有很多可供选择:你可以做一个互惠生(以帮做家务等换取食宿的人)(www.greataupair.comrwww.aupair.com)或者做一些户外工作比如采摘水果、跟踪维护(www.anyworkanywhere.com

提供采果工作招聘,但是一些小型农场只在当地做广告)。很多国家也为加拿大年轻人提供假期工作签证,在那里你就可以旅游并且做任何临时工作(合法地)了。点击swap.ca,它会帮你安排在很多国家的工作签证;或是公司像Go Workabout (goworkabout.com)会为你在澳大利亚提前安排季度工作。
倡导者的话:你可以用你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做着零工—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奶奶的话:雇主可能会希望你做长时间的工作,导致你游览的时间很少。或许你是时候该去做一份真正地工作了?!
13.组织团体旅游
简而言之:大多数旅游公司都会为组织一些人团体旅游的人提供折扣—甚至免费旅行。他们通常把这个人称作“团体领导者”。不,这并不意味着你要负责带着你的朋友们游览罗马,但是你要负责组织谁会去、去哪里、什么时候去。这个对于老师和教授来说是小菜一碟(曾经好奇为什么你的高中老师那么开心地陪着20个年轻人去巴黎旅游?),但是其他人也能做。点击adventuresincorporated.com

adventures-abroad.com。例如,咨询任何你感兴趣的组织。
倡导者的话:好主意!你不只可以免费旅游,还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去!
奶奶的话:你可以由组织我今年冬天去佛罗里达的旅行开始。
14.接受严厉的挑战
简而言之:如果你是愿意接受攀登上珠峰大本营的挑战,来为慈善机构筹集资金的人,这一方法适用于你。最新旅行趋势之一见证了公司的大量涌现,这将会帮助你组织你选择的挑战—或是加入现存的探险活动—都是以慈善的名义。你去攀登(或是其他探险),然后募集赞助者,他们负责剩下的部分。点击全球冒险挑战(globaladventurechallenges.com),跨越鸿沟(acrossthedivide.com)或慈善跋涉(charitytreks.ca)
倡导者的话:我的破冰斧在哪里?
奶奶的话:既然你能够在街道上的私人疗养所里做慈善,又何必要跑那么远?
15.参加比赛
简而言之:这可能听起来希望渺茫,但是如果你缺乏现金,时间充裕,你绝对会惊异地发现有那么多的旅行竞赛等着你去赢。仅仅在谷歌上面搜索一下"travel

contests",你就会得到上百页的结果。旅行日记或是照片就能让你赢得现金或是旅行。航空公司、豪华游轮、度假胜地、旅游委员会和探险旅游公司,,每一个都常常提供旅游奖励。如果你不挑剔去哪里的话,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或许就能够使你比想象中更快地离开这里。
倡导者的话:我曾经赢过一次。

奶奶的话:周二想带我去赢得比赛吗?

中国货币政策的致命错误

笔者认为,中国金融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关键因素不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而是在日准存贷比的监测上,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去年9月份的中国企业倒闭潮,而且这一政策到现在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因素。

货币政策太重要了,因为货币政策的一个小异动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让通货膨胀影响民众的生活不是我们想要的,让企业老板们跳楼关厂,工人失业更不是我们想要的。中国经济的问题肯定是出在了货币政策上,我们现在必须弄清的是出在了哪个环节上。

在之前笔者一直认为问题出在存款准备金上,存款准备金太高了导致银行无钱放贷,比如在2007年1月份时,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9%,而到了2008年10月这一指标达到了阶段性高位17%,这也是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的最高水平。金融危机开始后,中国开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到2010年5月份降低到了17.5%,之后又开始提高这一指标,到2011年11月,终于提高到了历史上的最高位,21.5%,而这一数据比2008年的最高位17.5%,高了4个百分点,冻结资金(钞票)1万多亿元,间接影响贷款约6万亿。

中国货币数量调控,除了存款准备金这个指标,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存贷比,存贷比指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否有冲突呢?。从定义上来看,二者自然有冲突。存贷比定义为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存款准备金率指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存款扣除准备金部分自然就是贷款,那么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重合,银监会与人民银行的政策未免会打架。但是,考虑到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不只是存款,贷款有可能来自于自有资本、债券发行等方式,所以监管指标未必会有大的冲突。

但是从2011年6月,中国横空出世了一个新的监管指标,那就是日均存贷比,这可以说是货币政策历史上最严厉的指标。如果中国考核存贷比是正确的,也没什么问题。

中国考核存贷比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提高贷款质量,还是为了防止挤兑,但其实中国经济基本上没有发生挤兑的可能性。

而考虑到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不只是存款,贷款有可能来自于自有资本、债券发行等方式,中国的存贷比其实可以高达90%,但是如果采用日均存贷比则不同了,日均存贷比其实相当于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了25%,那存贷比一下子就降低了下来,真正的达到了75%。这样就相当于将存款准备金提高了10个点。事情固然不出所料,就在这一政策出台3个月后,2011年9月份,中国经济的问题就爆发了,民间借贷出现了重大问题,再接着就是实体经济的严重下滑,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日均存贷比的监测。

这是因为存贷比日均考核,对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影响非常大。因为小企业贷款,很难再转化成存款,基本上是放出一笔转出一笔,账上很少留钱,让银行的存款压力备增。 另外很多小企业主要用于结算交易的基本账户都不开在小银行行,信贷资金到位后,第二天钱基本就划拨到大银行的账户,这样对小银行存款的贡献基本没有。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以往年报的存贷比数据一般都是掺了水分的。每到年底,商业银行都会突击揽储,经常是在最后一天,在几近疯狂的返点费激励下,全部达标。而这部分资金又会在下一年年初立即转出银行体系。而采用日均存贷比这一指标后,以上操作无法进行,存贷比监管指标就真的见效了。其实,正是在存贷比压力下,中国很多银行已经放缓了对小企业的信贷投放速度,甚至连每个月的既定规模有时也不能完成。”

其实中国只要有一个存款准备金的指标就足够了,存贷比的指标意义并不大,存贷比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挤兑风险,但这种风险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不要忘記存貸利率差哦,這是恐怖的數字,別有用心的人才忽略呢~】

目前是去掉这一指标的时候了。

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

神秘的大院

作者:灵魂像风 | 评论(1) | 标签:真相在哪里
在北京众多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中,有一些是不挂招牌的,一般老百姓未必清楚围墙后面隐藏着什么。平安里西大街41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副部级以上的中共大员一朝被“请”来到此地,都要心惊胆颤。因为这里是中共的中央“执法”机构——中纪委。
北京平安里西大街41号是一座神秘的大院。在地图上没有标注,没有门牌,查号台也没有这里的电话登记。整个大院被4米多高、1米多厚的灰色砖墙围住。虽然没有军事禁区的标志,却由军队负责保卫。
八大室各司其职
在这座神秘的大院内,有两栋十多层高的灰黑色建筑,内设中纪委办公厅、政策研究、法规建设、宣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办、纠正不正之风、执法监察、案件审理、信访举报、外事管理等20多个中纪委的职能部门。其中就包括负责高官贪腐案件查处的八大纪检监察室。
八大纪检监察室的分工有特定的安排。从第一室到第四室主要是负责中央各部委副部级以上党员干部案件的查处,由监察部4位副部长分管。
其中,一室与掌管国家经济命脉的部委对接,负责监察、查办涉及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安监总局、统计局、烟草专卖局、粮食局、国家电网等大型特大型公司的纪检案件。
二室主要负责联系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13家金融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2008年,中纪委二室组建的专案组对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实行“双规”。
三室主要负责联系驻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体育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社科院等单位的17家纪检监察机构。
四室负责指导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铁道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等单位纪检工作。
中纪委的内部人士透露,日常工作中,监察部部长、副部长分工负责联系中央、国家机关的纪检监察室、行政执法监察室、党风廉政室和外事局,其他均由中纪委常委会其他常委负责。其中,涉及地方副省级以上党员干部的较难案件则是由相应的中纪委副书记直接分管。
自第五室开始到第八室,主要工作便是负责查处地方副省级以上党员干部。
中纪委五室负责联系西南、西北地区的1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纪检工作;中纪委六室即华北东北室,分管该室的中纪委副书记还分管中纪委信访室的工作;中纪委七室也即华东室,纪检监察工作管辖范围包括华东六省一市,分管该室的中纪委副书记还负责牵头治理全国小金库和其他政务公开工作;中纪委八室则负责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中南六省区反腐工作,广东陈绍基案、许宗衡案,即由该室查办。
1999年,中纪委、中组部在联合查处江西原副省长胡长清贪腐案件时,中纪委方面即由有30多名调查人员的华东室主任任专案组组长,中纪委七室皖赣处随即成为专案组核心。“当地方大案发生时,往往是由八大室主任担任专案组组长,中纪委分管领导则负责协调公检法等其他部门。”中纪委人士说。
八道手续办案
八大室的办案线索渠道,多来自于中纪委信访室、中央领导的批示或是同级党政、立法、司法机关的移送案件。当各种渠道的违纪线索和材料汇集到中纪委后,中纪委常委,甚至中共中央进行集体讨论,作出是否初核的决定。
张俊以的文章《刘志军案未判的内幕》称,中纪委办案,需经过案件线索管理、初步核实、立案审批、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处分执行、被调查人的申述、案件监督管理等八道办案程序。但这只是中纪委对贪腐案件的普通程序,很多情况会“特殊处理”。一位中纪委人士说:“情况紧急时,也可能略去前面环节,直接立案,组建专案组进行调查。有的地方甚至在特殊情况下会先调查,后立案。”
中共各级纪委与同级党委一样,由各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中共党章又规定,纪委是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工作。这使纪委在党内与组织、宣传部门,在党外与监察部门、公检法机关并无明晰的隶属或协作关系可以遵照,主要根据同级党委决定和一把手的指示开展工作。
查处一个省部级官员的整个流程,参与办案人员少则四五十人,如安徽副省长何闽旭案;最多时达千人左右,如广东湛江走私大案。
另有有关人士透露,中纪委在查办副部级官员一般都要得到政治局九名常委的同意,查办正部级官员一般还要得到政治局会议的批准。多数情况下是中纪委掌握了某些高官的贪腐证据后上报高层批复,也有少数案子由高层领导指示中纪委去查办。
北京有关研究中国政情的学者指出,地方各级纪委的办案模式与中纪委类似,即由上级或同级党委决定查办哪些官员。这种由各级纪委按照党委指令进行选择性办案的反腐模式难免掺杂浓厚的政治色彩,只对少部分贪官产生威慑,而很多“政治正确(主要是跟对领导)”的贪官并不能担心被查处。因此,中共需要建立更加透明、规范和统一的反腐败制度,建立有效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让公众和舆论更多地介入反腐,才能有效遏制腐败泛滥

[转载]自然资源“王有制”的流毒

梁发芾

《诗经》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首诗是周天子祭祀时的颂,可见,在国王力量还相当衰弱的时候,中国的王权主义和资源“王有主义”思想都已经成型。

以后坐江山的王(为叙述方便,本文中的“王”包括后世的“皇帝”),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比如汉朝,刘邦打下江山后,问他老爹,“某业所就,孰与仲多?”把整个国家都当成是他的私产。他所谓产业,包括耕地,森林,草原,湖泊,河海,以及地下的矿产,河中的鱼虾,土地上的动植物等等,这些都是他击败对手,当了皇帝的战利品。

理论上,全国的所有土地都归皇帝,但是皇帝尤其还划出一些地方,作为禁地,这就是除了皇家宫殿外的各地的苑囿。关于苑囿,从今天看到的汉朝人极其铺陈描述其广袤、森严、繁盛的大赋中可见一端。文学大家如司马相如,班固,张衡,扬雄,都写过这样的赋。苑囿中大概有各类珍禽异兽,名贵花果,以及精美的园林建筑,皇帝可以在里面打猎,休闲,玩女人。这些苑囿由官奴隶经营,完全为皇帝个人服务,对于老百姓来说完全是禁地,不能越雷池一步。

皇帝除了霸占一些好地方作为皇家私人苑囿外,全国的所有森林,湖泊,草原,河海以及其中的所有出产也都属于皇帝私家;想象力丰富的话,阳光空气之类生活必需品也会被纳入。历史学家研究认为,汉朝山川、林泽邑居、道路等等资源,占全国土地资源的70%多,还有一些荒地占全国土地资源的22%多。两项加起来,超过90%。这么广大的地盘,皇帝不可能把它完全封闭起来禁止人们进入,皇帝也没有能力亲自去搞生产经营。“王有资源”实现收益权的办法,就是征税。

皇家有条件地允许百姓煮盐打猎捕鱼采集,但一定要给皇家纳税。这些税名目繁多,一物一税,有什么物就有什么税。在汉朝时候,财政分为为国家服务的“供国财政”(用于养兵和养官)和为君主个人和家庭服务的“供君财政”。从江河山川这类资源中抽取的税收,完全属于皇家私有,其收入归“供君财政”,由皇帝的私账房少府专门管理,与大司农管理的供国财政是完全分开的。因为供国财政不足,汉朝的皇帝把一些山川资源的收入,划给供国财政,交给“大司农”。《汉书·食货志下》:“山海天地之藏,宜属少府,陛下弗私,以属大农佐赋。”其实皇帝拿出来的恐怕也仅仅是盐铁两项,其他的并未拿出来。

全国土地的92%归皇帝,其实剩下的8%的土地,是可耕地,也不是完全属于私人。在唐朝两税法以前,长期实行均田制,授田制,限田制等土地制度,将土地授予农民耕种,死后归交还。土地税也一直叫做“租”,显然就是老百姓租种皇帝的土地,给皇帝缴纳的地租。在不再实行均田授田制度,放任民间土地买卖的宋朝以后,表面似乎土地完全私有了,其实皇帝可以任意剥夺农民的土地,赏赐给皇帝喜欢的人,比如藩王,外戚,甚至宦官。农民们缴纳的田赋,本质上仍然是交给皇帝的土地租金。

自然资源,如其名称所说,它们都是自然生成的,在没有人类之前就已经存在。取得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一般认为有先占,劳动,交换,继承诸种手段。国王凭什么就认为那些资源是“王有资源”呢?这或许正是吴思所说的中国历史的血酬定律:统治者认为江山既然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得来的,那么江山上的自然资源也就是他们流血牺牲的战利品,成为“王有资源”或“王有资产”。

既然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粮食,鱼盐等等都是“王有”的,老百姓便被认为是寄生在“王有资产”上,被王所养活的,因此,老百姓缴纳租金作为回报,就是天经地义。不仅如此,老百姓还得对资源所有者的“王”,怀有深沉的感恩戴德之心。

在一些西方国家,纳税人认为纳税是公共服务的对价,老百姓如果没有从国王那里得到好处,就拒绝纳税,并且质问国王:凭什么要向我们征税?我纳税你给我什么好处?国王就失去了征税的合法性。但在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认为: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你还要什么?你知足吧!感恩吧!

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从未有人问过为什么要纳税这样的问题,而几千来年,统治者也从来没有想过,收了税还应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国王或皇帝他征税,他享用,他养活为他看家护院的兵,养活给他征税跑腿的官,至于公共服务之类,统治者和老百姓都没有想到。

(作者系财税史学者)
原文地址:自然资源“王有制”的流毒

[转载]从禁榷到垄断

食货志

梁发芾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关系民生的商品如食盐等,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国家垄断的,当然古代不叫“垄断”,而是叫做“专卖”,“专营”,或“禁榷”。

“专卖”、“专营”、“禁榷”三个词表达的政策在各朝代并不完全一致,但总的来说,都是指国家对某些工商业在产、供、销的某个环节的垄断。“禁榷”之“榷”,愿意是独木桥。禁榷的意思是,某些工商业,直接由国家经营;对于某些并不完全禁止民间经营的,国家则把持着过桥通行权,强行征收赋税。所以,今人总结说,“禁榷制度,就是官营工商业。所谓禁榷,就是对某种工商业完全由政府垄断,禁止私人经营”,大致不错。

人们一般认为“禁榷”的做法始于西汉的汉武帝。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再加上无度的挥霍,把祖宗的积蓄花得精光。为了得到更多的财政收入,汉武帝除了提高儿童人头税税负,降低儿童人头税起征年龄外,又重用桑弘羊这些人,实行盐铁酒的专卖制度。盐铁专卖制度下,国家垄断了人们须臾不能缺少的食盐的生产和销售,也垄断了人们生产生活中根本少不了的铁器甚至酒。盐铁专卖后,国家作为唯一的卖家,可以任意提高价钱,赚取垄断利润。这样就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收入,解决了汉武帝的财政危机。

当然,汉朝盐铁专卖的时候,当时并不叫“禁榷”。叫做“禁榷”是以后的事;盐铁酒的专卖也不是桑弘羊的首创。盐铁专卖的思想基础,就是国家可以任意控制和干预私人的经营和生产,为国家服务。显然,中国古代并不缺乏这样的思想。《管子·国蓄》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而《商君书·弱民》也说:“利出一孔,则国多物。”无论管仲还是商鞅,都认为,只要国家采用强制手段,控制一切资源和谋生渠道,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那么人民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然要事事仰给于君主(国家)的恩赐,这样君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奴役支配其治下的民众,得到所需要的财富了。而《管子》也记载说,春秋时期的齐国就实行“关山海”制度,即对盐铁实行官营专卖。

这就是说,桑弘羊的专卖制度,来自管仲与商鞅的“利出一孔”这种国家垄断的思想,是对国家垄断与控制重要生产经营活动的成功实践。因为汉武帝的成功,此后中国历史上,专卖,专营,禁榷就是非常拿手的财政经济政策,唐宋时期,禁榷制度的实施范围大大扩展,盐、茶、酒、铜、铅、锡等都成为禁榷商品。每每遇到财政危机,通过专卖或禁榷赚取高额利税就是首选政策,“利出一榷”正是“利出一孔”的翻版。

虽然桑弘羊的专卖制度与儒家所反对的与民争利是矛盾的,在历史上桑弘羊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是,“利出一榷”确实可以给朝廷带来丰厚的垄断利润,不管人们怎么批评,朝廷根本不能割舍这块肥肉,所以吕祖谦在《历代制度详说》中无奈地说,“自桑弘羊既开利孔之后,虽有贤君良相,多是因循不能变。”

不但历史上贤君良相,对于禁榷制度因循不能变,就是今天,要改变也十分艰难。变相的禁榷制,原汁原味的专卖制,今天都有标本可寻。只是,古代国家通过专卖或禁榷制度,赚取大量的垄断利润和税收,满足了国家财政的需要。而今天垄断的企业呢?

(作者系财税史学者)
原文地址:从禁榷到垄断

何新:論國家復興的戰略與謀略


何新:論國家復興的戰略與謀略

應“世界大趨勢”學術會議邀請提供的書面發言稿

(本文發表於2011年2月)
[前言:

謝謝主持者的邀請。但是對不起,我心臟不好,不能激動。開會講話就容易激動,身體受不了。所以不能出席會議。但我願意提供以下一個書面發言,可以請主持人代我念一下。

我的看法一向是屬於異類的。這裡我還是想講點務實之略,講點不太和諧的異論。主要針對當前國內外一些現實問題,借你們這個場合談點純屬個人性的看法。

下面所談的,也可能全部都是謬論。那麼也請包涵,僅供各位參考,思考,批判。

這個講話分成兩部分,一是關於經濟金融戰爭的戰略觀察問題,二是關於中國的全球戰略國際關係博弈的觀察問題。]

上篇 關於經濟金融戰爭的戰略和謀略問題

 一、戰略研究關乎國之大政
這個會是探討發展戰略的。“戰略”這個詞現在是時髦詞,到處用。

但究竟什麼是戰略?戰略之“戰”並不是指狹義的戰爭,實際是虛擬戰爭。

所謂“戰”,是指一種博弈或者對抗。戰爭也是對抗,但對抗不見得是戰爭。下棋,博弈也是一種對抗。對抗有硬戰爭,也有軟戰爭。至於什麼是“略”?“略”這個字的本義,田野之路曰“略”。引申之義,戰略之略,就是理路,謀略。

戰略制訂總是要在先,要未雨綢繆,制訂在對戰未發生之前。作為面對未來的設想、模型、策劃,為指導未來戰爭或對抗的大思路或總理路,就叫“戰略”。所以戰略學實際是未來之學。

好的戰略應制訂於對抗、博弈發生前,包涵了預設和預測。這種預設和預測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有前人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在。所以可以用類比邏輯的方法建模預測。

好 的棋手必熟知棋譜。棋譜就是前人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太陽之下並無新事。熟知棋譜,臨盤就無所謂新局或變局。因此好棋手總能應付裕如。那麼在博弈或對抗中就 不會臨陣無措而倉卒應變。臨陣被動地應變之術只是戰術,是被動之策。而戰略設計則有選擇空間,有發展空間,有預留空間,所以是主動之道。

有戰略,才有指導戰爭的總方略。一個完整、系統的戰略模型至少應包括四部分:

(1)總體目標,即戰略目標。(所謂目標,就是到底想要什麼。)

(2)總體理路,即戰略的總指導方針。

(3)實施方法。所謂方法就是謀略。

(4)應變之略,應當估計到種種阻力、挫折,評估失敗的後果,並且準備出應對的預案。

對 於第四點特別要說兩句。作戰略的預設和預測,必須包括正和反兩面,不僅考慮向好發展的一種可能,也須考慮局勢不利發展的另一種可能,都要有估計,有預測, 早有因應之道。不能總是一廂情願,認為將來一定會比現在好。像開車一樣,如果事先預計到道路前途坎坷,有翻車的可能,有因應之道,那反而翻不了車。

謀 略就是方法。謀略中包括陽謀與陰謀兩方面。公開的,可示於人的是陽謀。隱蔽而不可示人的,是陰謀。研究戰略,不能不研究陰謀。陰謀含有詭譎性,權變性,狡 詐性。政治家不可不懂陰謀。不懂謀略就不懂政治,不懂陰謀就不懂歷史。凱撒大帝如果預先想到布魯圖斯、西塞羅會對他搞陰謀,這個大英雄哪會那麼悲慘地曝屍 在羅馬元老院?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一部政治鬥爭史就是謀略與陰謀相“PK”的歷史。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這是《老子》的題首語。常道者,陽謀也。非常道者,陰謀也。所謂計謀、權謀、陽謀、陰謀,一切謀略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標而設計的方法。一切謀略的根本目標就是保存自己,克勝對手,消滅敵人,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最大的勝利。
(數學上的博弈論或對策論,就是戰略及謀略對抗的數學模型。)

立足於可信的預測,才會形成各種配套的應變之略。在應付實戰的複雜局面時,才能臨變不驚,處變不驚,應付裕如,穩操勝算。所以戰略學,就是《孫子兵法》第一章所謂“廟算”。

廟算這個“廟”字本來是指宗社、社廟。《左傳》說:“國之大事,惟祀與戎。”古人認為,國家最大之事,一是宗教祭祀,一是國防與戰爭。都要放在神聖之所,放在廟堂之上進行。在廟堂中討論戰略,這就是所謂“廟算”。

後來民間把“廟”這個字俗化了,變成了所謂“神機妙算”。

《孫子兵法》寫於2000年前。它的重心是研究戰略鬥爭——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伐兵者,下之下也”。謀就是戰略,交就是國際關係。一部《孫子兵法》不是求戰之書,而是避戰之書。”兵者,凶道,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這是中國古人制訂的關於戰略學的偉大古代兵法,而且至今還不過時。

二、美國用金融戰略勝中國於無形

《孫子兵法》認為,廟算勝是謂上勝。臨敵而戰勝之則在其下。這話的意思是:戰略的至高境界,不是臨敵擊破之。戰而破敵,不是上算之勝。而制敵於無形,勝敵於無形,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所謂神機妙算,才是兵法的至高之境,用兵的至聖之境。

不戰而勝,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可能嗎?讓我來舉一個發生在眼前的實例。

大家知道,美國現在是中國的最大出口市場。

美國每年買走中國的大量商品,付給中國許多美元。但結果呢?美國把這些美元巧妙地幾乎都拿回去了。

美國巧妙地利用中國的強制結匯制度——我國這個制度本來是為了保護外匯儲備資源而建立的。按這個制度,美國買中國貨,付給中國商家美元。但這美元商家拿不到,被銀行截下來,聚集起來,形成中國的外匯儲備。銀行按匯率再把人民幣支付給中國的出口商家。

也就是說,中國商家賣給美國的貨是由中國的銀行用人民幣替美國人買了單。而美國人把外匯美元交給了中國的銀行,變成了中國的外匯儲備。

但後面發生的事就比較有意思了。美國把中國人所賺到的這些美元變著法兒地大部分都”借“回去了。所以美國人買中國商品實際等於並沒有付錢——雖然名義上欠了中國許多債,但實際上等於並沒有花錢。

那麼這些債又是怎麼借的呢?

第一是美國讓中國買它的大量國債。第二是派人遊說,說美國政府做了擔保,要為美國人蓋房子籌款,向中國借美元當房貸。

總之,美國巧妙地用借債的方法,把它買中國商品支付給中國的美元中的相當大一部分拿回去了。

然後美國就製造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大叫要“救市”。先是讓它的美元貶值,同時又壓迫人民幣升值——其實這兩者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總 之,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使美國欠中國的債務在名義上雖然不變,但在實體貨幣內涵上卻大大地縮水。因為美國欠中國的債都是用美元結算,當美元貶值或人民幣升 值,則這些債券內涵的人民幣及美元當量也自然要大幅度縮減。並且,這絕不是某些人所說僅為帳面上的虛擬縮減,而是可以在國際貨幣離岸市場上直接兌現的實體 貨幣縮減。

再就是美國讓那兩家借了中國大量錢的美國房地產公司破產。這樣就把它們欠中國的巨額房債變成兩家破產公司的呆帳和爛帳。雖然帳還掛在那裡——中國外匯局說帳面並沒有損失,而且過去還有利息收到。其實呢?問題很大!

因為這筆債究竟將來怎麼還?什麼時候還?還能不能還?都是大有懸念的,也是大有玄機的!

那麼美國從中國拿走的那些商品,價值上萬億美金的商品,就通過這種巧妙地賴帳之術,幾乎變成了中國白送的。空手套白狼,因為美國實際是並沒有花錢嘛!因為它付給中國的美元已經作為“國債”或“房貸”拿回手裡了嘛!

表面看起來,這一切都是由於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所造成的一系列出乎意料的偶發性事件!

但若反過來想一想,如果這其實從開始就是一個“局”呢?如果這是美國金融學家精心設計的一種巧妙高明的金融博弈呢?

[那麼實際上究竟是不是呢?有很多跡象、很多證據表明確實是。例如各位可以讀一讀美國富豪希夫(Peter Schiff,希夫家族是美國共濟會的核心家族之一,是華爾街的創始家族之一)2009年4月在美國金融家高級俱樂部的演講(網上有英文視頻)。希夫明確地說美國不會把欠的錢還給中國人。]

大家看,現在儘管國際市場上金價、銀價、銅價、鐵價,以及石油、糧食價格都在大漲,美國又加印了那麼多新票子,但美國本身市場上卻是波浪不驚,平安無事,幾乎沒有發生什麼通貨膨脹。

為什麼別的國家物價都在大漲,以至有的地方甚至政局變亂,而美國卻能夠風平浪靜?因為美國事先早有種種避險的安排嘛!因為支付給中國的大量美元貨幣已經回籠了嘛!因為它拿走的中國許多商品是不用付錢的嘛!

那麼,這是不是一種金融謀略的巧妙勝算呢?

無論你願意承認還是不願意承認,這都可以看做當代國際金融博弈中利用對手的失智而制對手于無形,勝對手于無形,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一個經典範例。

三、發生通貨膨脹的四個原因

中國為什麼要把巨大的外匯儲備借給美國?因為中國掙到了許多美元花不出去,拿在手裡又燙手,所以才借錢給美國。其實這也可能是美國精心設計的一種謀略。

事實上,美國有很多中國想買的東西。但美國製造了重重關卡,就是讓中國買不到想買的東西,比如有助於提高中國競爭力的東西,比如高科技產品。美國只是以高利息為誘餌誘導中國人大量地買它的債券。

現在的局面是欠錢的美國人很主動,借給美國錢的中國人卻很被動。中國現在要追著美國,求人家承諾——保證我們借出去的錢仍然是安全的。美國政府每次給予了承諾,我們還要感謝它!這是個笑話!是世界金融史中將會進入記錄的笑話!

外匯局現在仍在說,在這個問題上它沒有誤判和失誤。但是它承認,現在中國國內用外匯兌付的人民幣過多,數量高達20萬億人民幣,導致國內流動性過大,所以中國當前發生了通貨膨脹(見外管局長2月26日的談話)。

中 國當前的通脹局面是嚴重的。其實兩年前我多次講過中國應警惕未來可能爆發嚴重通脹,講過人民幣連年升值後果必是嚴重通貨膨脹!但是當時中國經濟熱火朝天, 所以沒人相信①。去年下半年一些主流經濟學人還在講中國不會發生通脹,現在也不能不承認通脹已經發生了。那麼,發生嚴重通脹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①見何新著《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2010年出版,以及《何新論金融危機與世界經濟》2009年出版。

最近有說法認為:中國發生通脹的主要原因是外貿順差過大。但是,外貿連年都有順差,已經十幾年了。而物價從1995—2007年的十幾年間基本是穩定的。物價大幅躍升只是這兩年以來的事,把通脹主要歸因於貿易順差講得通嗎?

當前中國發生通脹的原因實際來自以下的四個方面:

1.與前面講的外匯儲備資源流失有關。外匯占款人民幣竟達20萬億,大量商品外流。外貿不是什麼順差問題,而是等於白白送人家了。

債券不等於美元。本來有流動性的外儲美元,變成大量的美債後就被鎖定了,在相當時期內,這些錢失去流動性,也就是被套住了。

理論上中國可以把部分美債在國際貨幣市場上變現。但由於中國手裡持有的債券數量太大,若大額拋售變現,必將引起全球金融體系的震動,會促成美元新一輪的貶值,以至觸發新的金融危機。由此還會導致中美兩國的政治危機。

所以,實際上中國手裡持有的多數美債是難以變現的,大部分是被鎖定、套死了,數量愈大,流動性愈差。

2.自從2007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國內為擴大內需保增長率,投資力度加大,致使貨幣發行量過大。中央投入4萬億,地方自籌據說高達10萬—12萬億。這十幾萬億的貨幣在兩三年間投入市場,這是造成通脹的第二原因。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負債嚴重,如傳聞廣州政府亞運會負債2000億,鐵道部高鐵負債1.3萬億。如果這一類內債遭遇還債高峰,致使銀行不得不加印新票子,那麼國內的通脹局面還會進一步加劇。

3.目前的食品價格上漲,與近年農業問題有關。各地片面強調加速城市化,大搞房地產經濟。致使許多農地轉入房地產開發,農民不種菜不種糧,而國庫中糧食庫存儲備又不足,難以用來平抑糧價。這是造成近年食品價格上漲的原因。

4.國際因素,就是所謂輸入性因素也存在。國際油價、糧價、金、銀、銅、鐵的價格,都被國際對沖基金大肆炒作,致使價格大幅飆升,也在拉動國內物價上升。

四、通貨膨脹是關乎國家治亂的戰略問題

目前發生的通脹不是短期現象。今明兩年物價仍有進一步上漲的風險,以致有必要認真考慮民生消費品物價是否也會出現像近年房價那樣的失控局面?

未來食品以至百姓日用品是否會因某些不可預料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突然性的價格失控?導致物價惡性化地大幅暴升?

最使人困惑的是,面對糧價期貨已經在飛漲的局勢,最近有關部門竟發令禁止國有糧企下鄉收糧。也就是只允許外資和私企去收糧——給中外糧商機會,讓他們借糧荒之年囤積居奇,進一步推高糧價。為什麼這樣做?完全不可理解。

如果糧食、蔬、肉等百姓生活必需品在今後的半年或者一兩年間上漲到目前的四、五倍以至十倍的話,國內局面究竟會怎麼樣?民心與社會會發生什麼情況和變化?

對此,國家應該有所預料,並且有所預案。考慮到今年的氣候因素,考慮到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深化,考慮到國際對沖基金正在國內外期貨市場上大肆炒作——那麼上述情況未來絕非不可能。

近年來統計局的公信力和誠信度受到公眾的嚴重質疑。在所有的統計中,唯有通脹數字不是單純統計學和數學模型的問題,而是一個密切關聯著市場事實和百姓感受的問題。物價上漲,特別是民生基本商品的價格上漲,關聯著千家萬戶。

所 謂通脹承受力的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地說著玩的事情——有些經濟學人談論這個問題過於輕鬆,好像就是在說著玩兒!在中國歷史和世界史上,惡性通貨膨脹曾 經屢次引發社會動亂以至政權改易。從歷史看,通貨膨脹從來不單純是經濟問題,而是關乎治國大政的問題,關乎政權治亂,關乎生死存亡的一個沉重政治問題。千 萬不可掉以輕心!

最近地中海周邊一些國家的情況全世界都看到了。並不是民主不民主的問題,而是民生問題直接引發了民變。面對未來可能繼續發展的通脹形勢,國家經濟結構、經濟政策和對策都應當有所調整。應當研究制訂必要的應急應變之策。

以至包括管制物價,統購統銷,實行票券限量以保證貧困者的基本生活品供應等應急方案,都有必要提上日程。以免將來一旦有變時措手不及!

五、戰略研究不能忽視陰謀論

國家戰略是國家大事。中國目前這方面研究比較薄弱。現在也許有不少戰術家,但少有有遠見、經得起發展檢驗的總體戰略思維。有很多東西頂著“戰略”之名,其實算不上什麼“戰略”,無非就是少數人某種主觀想搞的策劃而已。

如果國家戰略,外交戰略,國防及軍事戰略,總體戰略研究薄弱,而且脫離實際,那就缺乏預見和長程式控制制的能力,一旦臨變就勢必處於被動應付的狀態。總有“想不到”或者“沒想到”。總是不能不被一些潛在的對手牽著鼻子走。有時還讓人家涮你沒商量,臨變不能應付自如。

戰略是圍繞既定總目標而設計的總路線,謀略是實施戰略目標的操作。現代國際戰爭,多數情況是軟戰爭,是不見刀光劍影的無形戰爭,虛擬戰爭。

軟戰爭,不見煙火,但不意味著不激烈。我上面講的金融戰就是個例子。戰略對抗,謀略博弈是軟戰爭的主要內容。

軟戰爭就是比戰略,鬥謀略,也包括鬥陰謀詭譎之術。近年有一種輿論,就是指責所謂“陰謀論”。陰謀論變成了一個帽子。好像在世界上,在國際政治、經濟的博弈中,一切透明,沒有較量,沒有對抗,沒有什麼利害之爭。鬥爭都是“陰謀論者”人為炮製出來的幻想。

其實這一招術很厲害,它是封嘴鎖腦的招術。不僅堵人之嘴,愚人之腦。它可以讓人變成白癡。因為你怕人家指責自己“陰謀論”,就不敢揣測對方搞陰謀,結果是被對手涮你一個沒商量。

在任何對抗性競爭中,以至在商業市場的博弈中,只有善於識破對手陰謀方能取得勝算。連下一盤象棋都如此,不要說國際關係了。古人說:“兵者,詭道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就是講要識破對手陰謀而有應變之道。

在中國,近年可以看到一些跡象:用物價、腐敗和拆遷及住房危機,把問題引向政治體制,引向多黨化和直選政府,然後煽動變亂和顏色革命。這後面顯然是有謀略的。房地產經濟膨脹,帶來了GDP數字快速的虛擬增長,使中國現在號稱“世界第二”了。但是,讓房地產業大量吸金,推動通脹,就使國家難以把資金有計劃地投入加強國家基礎工業,用於科研創新和加強國防。

又以“轉變結構”為誘導,抑制中國沿海低端出口企業,讓眾多失業、無業人口失去謀生之路。用強制拆遷激化社會矛盾,把農村變成房地產大工地,使農民棄本不種田,吃糧靠進口,然後炒高糧價。把大量資金吸入股市從事投機,使中國經濟空心化。用熱錢促人民幣升值,在股市洗錢,準備將來把國際炒家囤積的人民幣拋出,讓人民幣幣值崩潰。這後面有一整套忽悠之術和陰謀。

葉曉文先生最近有一篇文章,說中國已被忽悠為“世界第二”(主要靠房地產經濟)。但中國不當“二楞子”,也不是“二傻子”。此文精彩,人民日報發表後震動海內外。其實西方用GDP忽悠中國成了什麼老二,就是一種請君入甕的陰謀。

六、謀略博弈是軟戰爭的主要內容

國家的軟實力,首先是戰略的實力,以及文化的實力。在當代國際博弈中,軟戰爭主要是戰略競爭和文化競爭。

互 聯網戰,是潛在對手針對中國的軟戰爭的一部分。各位都知道最近美國要壓縮“美國之音”。“美國之音”已經對華進行了數十年軟戰爭。為什麼美國現在要停?因 為聽廣播的人少了,美國要把更多資金轉向網路戰爭。當今網路的軟戰爭中遍佈陷阱。不僅謠言滿天飛,種種陰謀也滿天飛。想瞭解什麼是陰謀,就上網去看看。

金融博弈,也是當今軟戰爭最為激烈的一個領域,就是所謂“貨幣戰爭”、“匯率戰爭”。

21世紀的新帝國主義,已不同於19世紀、20世紀那種明火執杖攻城掠地的舊式殖民主義。現在不需要攻城掠地。破人之國,亡人之政,只要玩金融技術就行。

據我觀察,在金融領域。國際金融資本當前對中國進行的軟戰爭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在匯率價格的博弈方面,二是在期貨、證券市場的金融衍生品價格博弈方面。三是讓被新自由主義洗了腦的學人說客,用各種欺人之論來誤導中國的經濟政策。

七、近年中國外匯儲備增長速度異常

中國現有的外匯儲備表面數量很大。但是這些錢有兩部分內涵,一是賺來的錢,二是借來的錢。自2005年匯改以來,中國外儲增長速度異常。請看以下幾個網上公佈的官方數字:

2005—2010中國外儲增長數字

2005年0.8189

2006年1.0660

2007年1.3340

2008年1.9460

2009年2.3392

2010年2.8473

(單位:萬億美元)

短短五年,外儲由8000億美元迅速躍升到目前的近3萬億美元,直翻了三倍多。

這種增長速度是異常的。難道中國的出口總量比五年前也增長了三倍嗎?那麼中國的GNP是否也翻了幾倍呢?

在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實體商品貿易順差所積累的美元數量究竟占多少?長期投資的美元數量又是多少?短期資金流入(熱錢)的美元數量究竟有多少?外儲內涵的結構、比例到底是如何?這些數字外儲局沒有詳細公佈過。不理解為什麼要保密。

其 實,美聯儲、美國財政部對此知道得一清二楚。因為中國在買他的債,中國的銀行也有他的股份。它設在中國的大摩、高盛、美林等投行來幹嘛的?就是來玩金融 的。它們對自己弄進來多少美元,每年利用人民幣升值賺走多少錢,一清二楚!但是我們中國人,包括領導人,包括人大、政協,對此清楚嗎?

關 于外儲結構情況的這些數位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性數字,意義遠大於GDP的數字!(其實,GDP的增長,有相當部分也是從這裡來的!)這幾年中國實體經濟 並不景氣,失業、無業人數很多,但社會上似乎到處並不缺錢。為什麼會如此?因為有外匯兌換款20萬億人民幣在市場上流動著。

八、有一種GDP增長叫“債務性虛擬增長”

中 國目前有近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外匯局說進入中國的熱錢並不多,只有3千—4千億。但是只靠中國出口那些小商品就能換來3萬億美元嗎?五年之間中國出口 生產能力能增長三倍嗎?所以我懷疑,這些外匯美元中的大部分,還是那些風投基金以及國際投行弄進來炒人民幣升值的美元熱錢居多。

如果外儲中的新增美元並非主要來自貿易順差——也就是說,並不是靠中國人賣鞋子、賣褲子掙來的,那就只能是國外的風投基金、對沖基金用各種名目投送進中國來的。

有報導說國際金融巨鱷索羅斯已在香港設了辦公室,準備了上千億美金,要送進中國。高盛、大摩、花旗、美林等風投、對沖基金送進中國這麼多美元是為什麼?是贈給中國人的嗎?是美國人要幫助中國搞建設嗎?當然不是,是要利用人民幣升值為牟取匯率差價而進來套利的。

這種熱錢投資實際都是債務。

有 一種經濟GDP的增長叫“債務性虛擬增長”。目前美國經濟就是這種類型。拉美國家經濟早已是如此類型。歐盟近年出問題的一些國家也是如此類型。國家負債累 累(所以有所謂“主權債務危機”),但表面經濟卻很好看——只要有外部滾滾流入的熱錢花,消費性GDP就可以不斷增長,甚至還會連創新高。

近年中國是否也發生了靠熱錢流入而帶來的GDP虛擬繁榮?人們不知道,因為看不到關於我國外匯儲備結構與內涵的真實數位,就無法瞭解中國外儲結構中真實的國家負債情況。

但 是美國人欠債,有各種辦法(巧妙的金融騙術和陰謀)賴債不還。中國也玩得起這種貨幣魔術嗎?如果我們也玩麥道夫式的吸金術——不斷吸引國際熱錢,一方面用 新錢償付舊債(美元利息),另一方面利用熱錢兌付的人民幣推動國內GDP的虛擬增長(而且主要將其投入股市及房地產);那麼一旦熱錢來得少了,或者美元大 量外逃了,中國金融就有突然崩潰的危險!現在不是沒有這種跡象!

靠熱錢、債務維持虛擬增長,絕非長久之道,只會遺患于未來!

(注:2月26日央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易綱表示:到2010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累計為2.85萬億美元,中國央行拋出了近20萬億元人民幣來對沖。

易綱說:“貿易順差過大是通脹的源頭”。他分析說,經常項目或貿易順差過大,使得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央行必須購回美元,從而被迫投放基礎貨幣。較多的貨幣推高了通貨膨脹,進而物價上漲。)

而 且還應考慮到的問題是:中國所持美國國債已高達1.2萬億美元,房債約5000億美元以上,總計約近2萬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外匯儲備2.8萬億中的絕大 部分在美國掌控中。如果一旦國際有事或發生中美對峙——則這筆鉅款即可能被凍結甚至沒收,化為烏有。購買美債難道僅僅是經濟問題嗎? 

 下篇 關於中國的全球戰略和國際關係的博弈問題

 九、需要修正對美國的某些誤認

正確的戰略設計,首先要立足於正確的內外形勢判斷。

我們現在的改革開放方案,基本仍是來自三十年前的認知和設計。包括對市場的認知,對西方政治經濟制度的認知,那時都很初級幼稚。這種認知和設想,在今天激烈變化的世局中,難道沒有過時嗎?

這裡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80年代的中國知識界(包括我本人)集體性地對美國、對西方資本主義,從制度到國家本質都存在幼稚的誤解、誤認和誤判。

多年來,我們對資本主義存在誤認!

馬克思主義一直說美國民主是虛偽的,形式的,騙人的,是資產階級民主。後來這話成了意識形態的套話,早就沒有人聽也沒有人信了。

但 是在研究了共濟會與美國政治制度的關係以後會知道,美國民主確實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這個資產階級不是一種抽象的存在,也不是指那些小老闆、小企業主、小 商人——其實美國沒有什麼小老闆、小企業主、小商人所組成的資產階級,美國只有一個人數很少的、壟斷性的、世襲的金融巨頭集團,它的組織就是共濟會。

什麼是“共濟會”?近代共濟會從18世紀就是歐美的猶太銀行家與政客和貴族結為秘盟聯合統治國家的一個隱身的秘密組織。

美國全部金融和產業完全控制在幾大家族手裡。就是羅斯切爾德、洛克菲勒、摩根、高盛等十幾家壟斷巨頭的世襲家族。領導美國的資產階級其實是一個人數很少的實體,他們隱身在共濟會第33層的金字塔頂端上。

我 們都知道近代資本主義從文藝復興起步。也都知道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拉菲爾、米開蘭琪羅。但是,恐怕在座很少人知道,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是由一個 “美地奇銀行”家族資助的。這些藝術家的藝術創作都是這個銀行家族提供的資金。實際上,從美地奇銀行到羅斯切爾德、摩根、洛克菲勒,近代資本主義一直是由 一個銀行家群體領導和推動著的。①

十、美國總統是給誰打工?

美國總統權力的確不大,只是打工者,是所謂的“公僕”。那麼總統在給誰打工?是給美國人民打工,“為人民服務”嗎?當然不是!

美 國總統的老闆就是共濟會中的銀行家富豪們。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但它是隸屬於共濟會成員們的私人銀行。美元是美聯儲發行的。美國政府財政支出的全部美 元,每一分錢都是向美聯儲借的。所以,美國政府花的錢(包括總統酬金)並不是納稅人的錢,而是共濟會、美聯儲的錢。美國的稅收就是政府向美聯儲借款的抵押 品。

人們知道,美國政府欠了數十萬億(甚至有資料說接近100萬億)美元的巨額國債。這麼多錢究竟是欠誰的?

這筆債務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外債——外債中欠中國和日本的最多,但總計也不過只是幾萬億美元而已。

那麼美國政府最大的債主是誰?就是美聯儲。目前,美國政府欠美聯儲大約40萬億以上的美元,近乎天文數字!

現 在常聽到“納稅人”這個詞。然而美國人民作為納稅人,他們的稅是納給誰?納給政府和國家嗎?不是!政府其實只是代收者。政府欠了美聯儲巨額債務,要人民用 稅收償還。一輩子還不清,就要世世代代還下去。紐約時代廣場上立著一個美國債務鐘,就是用這個鐘提醒美國人——你們每個人都欠下了一筆重債!

所以美國作為全球最發達國家,國民福利一直是西方國家中最差的,因為美國政府沒錢搞全民福利。

海歸學人陳志武說過一句名言:“只有一個負債累累的政府才會成為民主政府。”這是典型的共濟會金融家的觀點!美國政府不能不聽美聯儲共濟會的話,因為他是債主。共濟會選擇的議員坐在國會裡——美國政治當然是由議會民主決定的。

美國政府財政早已瀕臨破產,但美國共濟會並沒有破產。連政府都是共濟會的撈錢工具——它又怎麼會破產?

美國全部的對外戰略及政策方針是外交委員會設計的。但是請注意,外交委員會並不是國家機構,它也是私人投資建立的機構。美國外交委員會被認為是一個影子國務院。

外 委會的創始人和投資者是20世紀初的美國共濟會(發起人是羅斯切爾德家族的亞柯比·希夫)。美國所有的金融大亨,重要的政界精英,幾乎都在外委會裡任職。 美國政府沒有外交部,國務院只是一個執行共濟會的外交政策的機構。美國也沒有新聞自由。絕不是報刊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發表什麼就發表什麼。外交委員會也 控制著美國的媒體宣傳,相當於美國的中央宣傳部。

中 國這幾年用了不少錢搞外宣,但難以影響西方主流媒體的傾向。其實不是錢的的問題。西方主流媒體並不是自由媒體,它不掌控在政府手裡。西方主流媒體無不控制 在共濟會後面的金融大老闆手裡。例如著名的全球媒體並購大王、猶太傳媒大亨默多克,他收購媒體的錢就是共濟會的錢。他本人也是共濟會高層會員。近年,默多 克對中國的影視業和媒體非常感興趣,一直在設法入股或試圖收購。因為控制住這些媒體,也就能控制對中國社會輿論的導向。

共濟會的美國對外有一整套外交工具,包括聯合國(作為一個國際論壇)。包括CIA,包括世界銀行。

十一、共濟會控制著美元和全球金融體系

美聯儲(美國中央銀行)是屬於共濟會的,其全部股東都是共濟會的世代成員家族,其中多數是猶太裔富豪。美聯儲從金融上監管和支配著美國的經濟制度和金融運行。

由於美元支配著世界,所以從這一意義上說——共濟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金融壟斷體系。簡單說,所有花美元的人,用的都是共濟會的錢。

近年有人提出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取代美元的問題,這是十分幼稚的而且不可能的。

共濟會已經控制了全球大部分戰略資源。美元是與全球石油壟斷集團歐佩克組織直接掛鉤的。換句話說,美元是唯一的“石油貨幣”——根據共濟會與歐佩克石油生產國組織的協定,美元是世界各國從歐佩克購買石油的唯一貨幣結算手段。

因此,無論美元怎樣被美聯儲濫發,只要歐佩克接受(事實上歐佩克往往以石油提價對沖美元貶值),任何國家就不可能放棄收購美元,除非他們不想購買石油。

共 濟會運動不是一國現象,近代共濟會從創立之初就是一個國際化的組織和政治運動。印在美元上的著名口號是——“Novus Ordo Seclorum”  /  A New Order of the
Ages——“一個新的世界秩序”,這自18世紀以來就是共濟會的核心口號。

十二、銀行家權力大於首相

我 從對共濟會的研究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資本主義的興起,是一個有組織、有戰略和有謀略的金融運動。在國際銀行家的操控 下,推動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產業革命。近代的一系列經濟運動、政治運動和文化思潮。後面一直存在著有組織的銀行勢力、金融勢力在推動。

19世紀英國共濟會的首領(Master)南森·羅斯切爾德說過一句名言:“只要控制了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權,就不在乎誰在當首相!”

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不發達,特別是對於資本主義金融業的忽視——中國人以往只注重生產力,卻忽視了推動生產力發展,必須要靠金融力量,中國忽視了銀行以及銀行家的力量和作用。

外儲局只是一個副部級機構,在近年內卻掌控了在中國國內市場上發行流通20萬億人民幣的巨大貨幣權力,以致導致了目前的嚴重通脹——20萬億人民幣這個數字接近一年中國GDP的總和。這件事還不令人震驚嗎?

由此可見,外管局的貨幣權力實際超過了國家領導人。

中國當前發生的嚴重通脹問題,出在金融業、外匯管理制度上。由此,我們才會深刻地理解羅斯切爾德當年所講的那個話!

近幾年中國商業銀行在海外包裝上市,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已經國際化,跨國化,吸收了大量的國際資金。實際上共濟會所屬的國際金融系統已經深深地滲透進入到了中國的金融領域之中。

十三、共濟會銀行家要控制全世界

共濟會是有嚴密組織而且有明確的全球性戰略目標的。共濟會是近代歷史中一雙看得見的手。

共濟會在中世紀是很隱秘的。它在18—19世紀高調推動了法國革命,後來又在美國推動獨立運動。美國的開國元勳佛蘭克林、華盛頓等人都是共濟會的Master,大掌門。

但19世紀以後,由於共濟會多次在世界上製造金融危機、在美國搞私刑,與黑手黨有聯繫,因此19世紀末美國共濟會遭到輿論的強烈抨擊,而後逐漸隱身了。

隱形並不意味著不存在。由於共濟會通過金融資本逐步掌控了西方幾乎全部主流媒體,所以共濟會現在只讓公眾和世界知道它想讓人知道的消息,不想讓人知道的人們就難以知道。20世紀以後的現代共濟會作了相當程度的隱身、美容、整形、化妝。

20 世紀初共濟會高級會員(第33級)埃·胡佛擔任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長達50年(1923—1972)。他當年在美國是一位實際控制權力比任何一任總統都大 的人。胡佛掃蕩了美國國內一切不利於共濟會的言論。所以後來,連多數美國人都忘記或不知道共濟會的存在了。只是近年以來,由於國際互聯網的無界性,共濟會 才重新現身顯露。

共 濟會對中國早有影響。1927年2月上海荷蘭銀行的買辦虞洽卿和江浙財團銀行家陳光甫帶著銀票,到九江廬山密會當時的北伐軍司令蔣介石,達成合作密約。上 海國際財團和江浙財團共同承諾從金融上支援蔣政權,於是發生了4·12政變。荷蘭銀行是國際金融共濟會(羅斯切爾德系)的成員。

共濟會主要是一個金閥家族集團,其核心家族具有世襲性,與歐洲王室貴族及高層政治家有緊密的聯盟關係。所以共濟會是歐美經濟中最強大的壟斷性勢力,是歐美政治制度穩定的基石,這也是“自由民主”無法撼動西方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根本原因。

20世紀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未來還會不會有第三次?我們無法預言。但19世紀美國有一位將軍,也是當時美國共濟會的掌門人之一叫派克將軍,他早就從戰略上為美國和英國共濟會設計了三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大戰的目標是搞垮沙俄。

——第二次大戰的目標是建立以色列國。

——第三次大戰的目標是完成世界統一,就是現在所講的全球化。

要建立全球統一政府,全球統一貨幣,建立支配全球金融體系的世界銀行。

現代共濟會——彼德伯格俱樂部引導著當前的全球化進程。共濟會就是一個跨越國界的國際金融資產黨。

在國際關係中,中國人現在放棄意識形態了,不搞意識形態本位了。但美國外交和經濟中,意識形態涵義一直很重。因為美國數百年來有一整套一以貫之的意識形態,核心目標就是共濟會的新紀元運動、全球化運動。

他們要控制全世界全人類的目標,幾百年來始終都沒有改變過。

十四、誰把美國總統關進了籠子

小布希曾說:“我作為總統權力有限。因為我的權力被關在籠子裡。”這成了一句宣傳美國民主的名言。美國總統確實權力很小。但究竟是誰才能把總統的權力關進籠子了?是人民嗎?是民意嗎?當然不是!是共濟會後面的金融老闆們。

稍有政治常識者都會明白,所謂抽象的“人民”,意味著一個烏合之眾的群體。拿破崙說過一句名言:“人民,作為數字的‘0’什麼都不是。只有前面加上數字(即領袖),人民才成為有意義的數字。”

美國有人畫過一張漫畫,一群小羊跟著一隻老羊,老羊嘴中叼著一張報紙。報紙上寫著:我來教他們選誰做總統。

國家機器不是慈善機構。只要國家權力存在,只能是國家領導人民,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真正讓他的“人民”來主持國政。

在美國,總統的確不是老大。在英國,國王或女王也不是老大。

美國的權力之上的確還有老大——這個老大就是金權,金錢的權力。而金權的掌門者是銀行家、老闆們,而金融家的組織就是共濟會。

近代共濟會的核心體系相當穩定。共濟會中的金權家族是世襲性的,是封閉性的。羅斯切爾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這些金權家族二百年來世代壟斷控制著全球的銀行、資本,包括黃金、石油在內的自然資源。任憑總統更迭,掌權者變換——金錢的權力家族代代世襲,高度穩定。

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卻不存在這樣穩定的核心組織。所以凡輕信而接受了那種抽象民主政治神話的發展中國家,一旦政治分權後,立即呈現分崩離析的亂象。所謂的“民意”立即會被社會中那些有錢的幫主、黑勢力所操縱——臺灣是這種偽民主亂象的樣板。

所以,百年來凡模仿西方形式民主制度的發展中社會,無不陷入崩解、動盪、混亂,如菲律賓、非洲、南美諸國,社會成為一團散沙。

對共濟會的揭秘,使人們有必要回頭重新思考300年以來的世界近代史、中國近代史。

十五、共濟會影子政府控制著西方政治

共濟會要統治世界——不是要把自由、民主、富裕、繁榮給予世界而是要建立一個金字塔式的統治制度,讓20%的共濟會精英統治80%的愚民。

共濟會認為,當今全球問題的根源在於全球人口過剩,現在地球人口接近70億,就要達到100億了,已經接近地球的負載極限了。

1995 年在三藩市(三藩市)費爾蒙特飯店召開的國際共濟會最高層(即彼得伯格俱樂部)會議認為,地球上95%的人類屬於不創造價值的多餘人口,是“垃圾人類”。 他們消耗資源、污染環境,壓縮共濟會精英的生存空間。對這些過剩人口,有必要通過疫苗、人工病毒、基因工程和戰爭方式逐步控制和消除。

為此,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制訂了關於控制全球人口的“總統200號”檔。因此,新的全球戰爭的危險在加劇。

對於潛在敵國,共濟會的慣技是一手促社會矛盾激化,一手促群體反抗,以“民主、自由”之夢為誘餌,從而造成對手國家的內亂與分裂。

十六、地中海動亂是針對中國佈局的地緣戰略

今年以來在北非以及地中海周邊國家發生的一系列動亂,不是偶然的。這一輪國際危機的直接後果是國際油價節節上漲,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的通脹壓力。

但是更重要的還是這種變局背後的地緣戰略涵義。這一系列變局,實際是兩次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以後,圍繞中近東石油資源發生的又一輪地緣戰略版圖重組。

近十幾年來,中國在這些國家圍繞石油資源做了許多商業投資,目前還沒有大的收穫。但是隨著一些政權的改易,中國的佈局將被破局或出局。

這一輪戰略重組的最後目標是伊朗。蘇丹、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伊朗都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合作夥伴,而且對中國一向比較友好。這次騷亂和政局改變,會沉重打擊中國在北非及近東自主獲取石油資源的努力。

美國CIA借突尼斯變亂開始,目前正把動亂擴大到中東石油主產區周邊的第二類石油國家。無論其真實意圖如何,其結果都會阻礙和制止中國尋求國際油源多元化以及參與中近東產油區的努力。所以,這是與中國國家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地緣戰略問題。

世界上的石油市場從19世紀末期以來,一直控制在英美共濟會金融家手裡。現代的以色列國,正是共濟會中的猶太金融家投資建立的。共濟會建立以色列這個國家是有深遠戰略目的的——就是為了通過以色列而直接控制中東產油地區。

近兩年來,國內網路論壇上時見一些槍手針對中石油、中石化所謂“壟斷”的咒駡性言論不斷,有不搞垮這兩大國企誓不甘休之勢!

但是,難道歐佩克不是控制全球石油輸出數量和價格的跨國壟斷組織嗎?“殼牌”石油不是國際性的石油壟斷組織嗎?全世界石油,一直就是被共濟會跨國資本所壟斷的。

中國地大、人多,但物不博。現在中國的銅礦沒了,鐵礦不多了,石油資源近乎窮竭,以至水、空氣資源都有危機,只有勞動力嚴重過剩。

為了國家安定、民族生存,中國人未來必須向全球尋求補充資源,必須開拓以中國利益為目標的全球化——拓展中國的生存空間、資源空間、市場空間。這是一個全球地緣戰略的問題。中國的外交、軍事都應當與這個目標聯繫起來。

知道中國要這樣做,美國一直在進行狙擊。從進軍阿富汗,到分裂蘇丹,到今年的地中海周邊政變,到下一步攻擊伊朗,這些舉措無一不具有深刻的地緣戰略含義。

美國人騙走中國的外匯,還在嘲笑中國人,說中國人對外只會搞“行賄外交”,說中國人是國際腐敗的根源(華爾街日報)。的確,沒有強大國家意志力量和軍事力量支持的海外開拓,也只能搞行賄外交。但是即使花了許多錢,人家也不會感謝你!

結 語

新中國是依靠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包涵兩種涵義:一是民族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涵義。一是消滅階級、解放人類的共產主義涵義。共產主義理想要建立沒有階級、沒有貧富差別,解放全人類的烏托邦,是一個無止境的“無限”目標。

無限性目標難以實現。毛澤東的文革運動失敗與此有關。而讓國家復興強大是一種現實的理想。所以國家主義是底線,其涵義包括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民族文化特性以及政治主權、經濟主權和金融安全——這也是世界上任何國家維護自身安全、生存、發展的戰略底線。

毛澤東1958年以後的左傾路線,以搞共產運動的無限目標取代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有限目標。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回到了實事求是的務實路線,把共產主義的無限目標轉變到國家復興、現代化、國強民富的路線——這是偉大的戰略轉變。

改 革開放的總體路線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是今天新的內外形勢下——國際上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遠未走出穀底。國內貧富分化嚴重,腐敗問題嚴重,社會矛盾嚴重, 通貨膨脹嚴重——那麼需要不需要反思和總結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種種問題和失誤?有沒有必要根據當前新的現實,調整國家未來發展的戰略和謀略呢?

我個人認為:

一、首先應繼續維護國家基本制度的安全。世界上只有好或不好的制度,沒有什麼理想制度、完美制度。草鞋無樣,邊打邊像。中國需要政治改革,但目標不應是建立美國共濟會控制下的那種民主——一旦搞美式民主,天下必亂,國家必分裂。

中國的政治改革,應當是改良,就是讓現行制度改得更有利於民生幸福和社會安定。有利於國家生存、民族發展、人民幸福的制度就是好制度,放棄現在的國體和制度只能放棄執政權。

二、應廢棄對各地政府及官員以GDP作為標準的考核方式,而應當用務實的民生目標作為標準,評估考核其政績。

例如:
(1)社會穩定,上訪減少

(2)民眾對當地政府和官員的滿意度

(3)社會安全少重大人禍性事故發生

(4)物價較穩定,社會較安寧

(5)沒有暴力拆遷;等等。

我認為,國家還應當有序地逐步清理官員特別是中下層官員腐敗問題。應當停止派官員赴美、英接受共濟會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的培訓,鑒於私有化摧毀國民經濟的後果已經非常嚴重,主流媒體應當少一點鼓吹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宣傳。

這一些問題,關係到國家基本經濟政治制度的健全和社會安定,歸根結底也是關乎國家未來長治久安的戰略問題。

三、為了國家安全富強,中國應當向外看,參與全球性競爭。不僅應參與國際競爭,必要時也要敢於與潛在對手對抗。為此必須制訂一系列能夠應對未來各種變局和危機的新國家戰略、新全球戰略。從而準備與國際上的任何潛在對手展開全方位的競爭。

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成績偉大,國家發展進步快得驚人!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正視,有些改革是成功的,有些改革是失敗的。毛澤東晚年評論文革是三七開。那麼未來的歷史和人民對近年的改革會如何評價?幾幾開?恐怕還是問題。

實際上,當前國內外面臨許多新的情況,新的形勢。新問題很多,未來十年十五年國家所面臨問題會更多、更嚴峻!

世變紛紜,變局繁迫,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持久生存和根本利益,有必要通過戰略學、歷史學和博弈論的研究,全面審慎地重新思考而制訂新的國家發展戰略以及謀略。這也就是我通過這個講話提出一些問題和看法的目的。

以上思考很不成熟。謹借這個機會,提請各位參考和批判。謝謝大家。
-----------------------------------------------
老何說:披露這講稿就是告訴美國人,中國人還不都是白癡

何新歎談時局

關於樓下發的那片講話稿,老何說:

嗨!這幾年美國人真是拿中國人當傻子一樣地忽悠。

辛辛苦苦三十年掙到的那點外匯家底已經陷入危境,中國人還很高興。

不幸真應了那句話——自己被賣了,還在幫人家數錢。

{這篇講稿2月底寫出後就直接報給高層了。}

現在在博客發表這個講稿,無非是告訴美國的金融家、戰略家,你們玩得的確是很高!

但是中國人,也並非個個都是混帳和白癡。

念奴嬌 登多景樓  

南宋
陳亮

       危樓還望,歎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疆對?!

A股市场的现状和养老金入市

(财经周报27期)Ting Lei

先从下面三个方面粗略谈一下A股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1. 过快的市场扩张 

狭义货币(M1=M0)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政府债券;

对于活钱的衡量,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这里,我用M2-M1来衡量社会可用的活钱的数量,可以粗略认为这部分钱是用于进行纯粹的投资活动,而不是用于生活中流通或者企业生产经营。因此,如果这一部分钱大规模进入某一个市场,必然会推动某一市场价格上涨。这个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地产,债券,期货,黄金,奢侈品,食品等等所有有金融属性的东西(换言之,就是能炒的东西)。社会的活钱就在这些市场中流动,因为资本天生是趋利的。

下面我用流通市值与社会活钱的比值与上证指数进行对比:


上面两张图我只统计了年终数值,并没有显示月度变化数值,所以不是很精确。
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从2002年到2008年,流通市值/活钱的变化比率和上证指数的变化基本是正相关关系,但从09年开始,股票市场开始推行全流通,股市流通比例大幅度增加,流通市值大大超过了市场最为火爆时的2007年,此外,中小板大量扩容,创业板推出也使得市场供应量急剧增加,这导致了流通市值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社会活钱的增长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出现牛市才奇怪了。与此同时,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以来,出现高募集,高市盈率,高发行价的三高现象,公司股东一波波地减持浪潮以及新股源源不断地上市,打击了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全球股市上涨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却是“一枝独秀”地阴跌~

2. 地产金融的困境

下面这张图是货币供应量M0,M1,M2的关系
事实上,在08年年末4万亿推出后,M2的增长一度接近30%,但当时地产政策的放宽,以及地方政府借贷使得大部分新增的活钱并没有流入股市,而是流入了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本已高企的房价,这才出现了房市上行,股市下行的局面。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房地产所占用的资金量最大。但是在限购政策下,很难指望有大笔的资金流出地产市场。为了防止经济硬着陆,房价只能在控制范围内以一定幅度下跌,一线房地产商的库存预计要到2013年年中才能消化。在中国目前的收缩性的货币政策下,除非房价系统性下跌,否则很难指望地产行业的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

3. 股市的先天缺陷

实际上中国股市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承担了各种服务性功能,先是帮助地方集体企业和地方国企上市,而后又帮助央企重组上市脱困,导致那个时候的很多上市公司有很多结构性问题,先天不足。现在又是帮助中小企业和创新性企业,另一方面又要为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服务,这种服务型功能使得很多上市公司质量得不到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养老金救驾

郭树清主席对于市场的现状应该是清楚的,但他也有很多无奈的地方,中国股市被最高层赋予了解决直接融资的功能,所以郭树清所能做的也不多。地产市场所积压的资金短时间内难以流出的情况下,证监会就只能求助于保监会了。
郭树清跪拜戴相龙~~

 

凭心而论,养老金入市是解决目前股市困局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且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中国股市被低估的现状,把养老金的雪球滚大一些,填补养老金的缺口。
但养老金入市牵涉到各大部门的利益,特别是人保部的利益,在各大部委的扯皮和博弈没有结果的情况下,郭树清就只能提高QFII的额度,希望引入海外的资金来提振市场。很多人觉得这是卖国,是让海外资金抄底,中国人民抬轿子,让外国人赚钱的做法,但站在郭树清的角度,这也是无奈之举。这些批评的人也不想想别人在那个位置上的难处,现在这个市场,没有大量新鲜血液输入根本就是搞不动的。
所以总体现在看来,这个市场,只能靠外力来推动。就像井大在引用清朝漕运的例子时所说的,很多部门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只能依靠一些预料之外的因素来解决。但具体这个外力会是什么,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都是未定之数,只能拭目以待了。

全球央行所持日元资产规模创纪录

彭博报道,由于欧债问题的不断发酵使得市场对避险货币日元的需求大幅攀升,而全球各中央银行所持有的日元资产规模也达到了近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日本央行的数据显示,外国央行所持日元资产在截至2011年12月份时达到了44万亿日元(5550亿美元),也是自2002年有可比较的历史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各央行所持债券类资产规模为40.7万亿日元。
由于全球对日元资产的需求不断上升,日元兑美元汇率在去年10月份时达到了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为抑制不断升值的日元给日本出口产业带来威胁,日本央行在2011年共卖出了14.3万亿日元,借此压低日元汇率。
日本瑞穗证券首席策略师Akihiko Inoue表示:“其它央行希望买入日元来充当安全资产来抵御欧元危机所带来的威胁,这种因素迫使日元急剧升值,也让日本央行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削弱日元。”
央行们也在寻求其它亚洲货币来分散风险,中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有五家央行在昨日下单购买了30.6亿元人民币,大大超出了配额的20亿元人民币。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前任首席货币长官Rintaro Ramaki表示:“对日元资产需求的上升是由于欧元兑美元和日元不断贬值等因素所造成的,这是日元全球化的结果,我对此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下图为自2006年以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走势,图片来源于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