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日本:困难与活力 陳言
初看日本,东北地区大地震后留下的伤痕依旧历历在目,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残缺的机组厂房,很容易让人想起广岛遭美军原子弹攻击后留下的标志性建筑物上的半圆形屋顶。在地震中倒下或者被破坏的并不止这些,电视、半导体企业巨额亏损,高升的日元汇率,巨额的国家财政赤字,一直未能有效行使政权的民主党内阁,让日本处于重重困难之中。
二战结束时,日本大部分工业城市已经被炸成平地,但没有十年时间,日本便准备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了。2011年的地震,只是让东部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受害面积很大,但灾区在日本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率不会超过2%,日本经济本身并未受到严重打击。核电事故的影响更大一些,但日本即便没有核电站,以其保有的火力发电能力,能够应对经济上的能源需求。
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日本国家、企业现在处于新的一次转型中。如果说二战的结束让日本从军国主义走向民主主义的话,那么这次地震核电事故也许是让日本国家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智慧环保的新经济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契机。日本也只有进入到了这种新模式中,才能长期平稳富足。
大量生产的阶段已经过去
随着中俄印巴南非等金砖国家的出现,大量消费成为世界上一个新的热潮,而且这个热潮今后能维持数年。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产大量消费品的国家—-日本,却在此次大潮中远远地落后了。
我们在2012年3月看到的日本家电等企业的财年报表是,松下公司亏损7800亿日元、夏普亏2900日元,其他公司如索尼亏2200亿日元、NEC亏1000亿日元,汽车企业中马自达亏1000亿日元。丰田、本田等的营业利润也大大下滑。平板电视、电脑、汽车的国际市场未见萎缩,韩国在电子产品方面、美国在汽车销售的恢复上都成绩显赫,美国苹果公司甚至在这几年开发出的iPhone、iPad风靡世界。但这些却与日本企业无缘或者是缘分很少了。
不能简单地把罪过全往地震、核电事故、泰国洪水、日元升值上推。大量生产消费品,带来消费革命的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在地震到来前后已经走到了劲头,日本有太多的企业已经不会因为没有地震就能维持盈利。【這是實話!但是,大量生產消費品的這個工業地位卻是被米帝硬性指定的~並且還是得來不易的,全憑日企的勤勞和不介乎微利才換來的,就跟從事餐館業一樣,不會沒得賺,但是辛苦錢!】
东电的福岛核电站是在炉龄行将到期,本该寿终正寝的时候,因为已经在数年前决定再用20年,结果遭遇了这次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一样的最惨重的事故。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提供大量电力的核电站,不仅仅发生事故的东电要停,到了2012年4月,所有核电站必然都会停止运行。
当然日本并没有深刻的电力不足现象。但是人们明显地看到,过去六十余年日本一心进行的大量生产,民众全力追求的大量消费,在地震到来前后,已经走过了其历史阶段。充分富足的日本,也无需再添更多的消费品,用更多的能源了。日本国内电器产品市场不振,汽车市场冷淡,反应的其实是这个问题。【追求平衡與平淡,雖然有被淘汰出世界強勢國家之列的嫌疑,但是對於日本免於被收割、免於被動軍備佈局其實是個不壞的選擇~處於被動、剝削勞動地位的人,沒必要有特別高的勞動熱情與積極性~】
政治及生产技术的保守导致长年失落
在政治上进行改革的热情,已经随着民主党政权诸多失误的显现,让日本国民把对执政54年的自民党的不信,对年轻的民主党政权的不安,转为对日本政治的不信了。野田政权在外交上延续的是自民党时代的日美同盟路线,在日本国内80%左右的民众对中国感到厌恶的时候,野田政权推行了孤立中国的价值观外交路线;一些日本地方政府中的政治明星,也以制造中日矛盾来增加曝光率。在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就要转型的时候,本该先行一步的政治外交,却大大地落后于经济,拉开了日本与亚洲国家之间的距离。今后日本政治还将用较长的时间去调整其对外关系。【能有此認識的人士存在,甚為釋然啊!這麼說不僅僅是為了t朝,也是真心替小日本兒着想了一把呢~】
从生产技术层面看,日本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去东南亚、中国投资,国际化步伐迈得最早最快,但是未能在进入21世纪后延续其领先地位。比较大的原因是,生产技术发生了变化。日本实行的是企业内部,最多为集团内部的技术封闭体制。零部件不具备通用性,厂家各有各的系列,各自为战。日本企业内部竞争,在过去磨练出了大量著名企业,但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所有厂家的市场占有率都不高,太过激烈的竞争,让日本企业自己消耗掉了体力,研发投资很大,收效却很小,特别在民众消费品中开发出数码录像机、单反数码相机以后,其他方面的开发基本枯竭,而且一下子延续了十余年。
稳定的社会与活力日本的再现
但是,与1945年的战后相比,今天的日本民间存有相当于三年GDP的1400万亿日元,稳定而富足,有足够的体力建造一个新的日本。
日本大企业的国际化比率大都超过了50%,已经走完在日本国内生产,将产品销售到国外的阶段。在中国私营企业亏损1千亿人民币,那是不可想象的事,但到了日本,企业能挽回损失并继续发展。2009年,日立公司亏损7880亿日元,从亏损程度上看,比现在的松下要高出不少,但2011年日立已经单年获利2000亿日元,企业并没有因此消沉。
日本企业的活力在于具有大量的技术积累,在社会基础设施(铁路、市政、电力、医疗装备等)方面有强大的制造、组装及维修保养能力。【關鍵點其實是在明治年代就被深深植入日本整個社會的共識:教育!普及到全社會全階層乃至外籍人士的普及教育!這使得日本的工業具有了充足的知識勞動力保障,與現在t朝想產業升級而沒有充足的技術工人的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僅此一項,就連米帝都自愧弗如,也因此其放棄消耗產品的發展而轉為高科技~】在节能环保方面更具备世界最多的专利、生产诀窍。开放其在社会基础设施及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与其他国家的政府、企业进行合作,这让日本企业今后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
从社会层面看,所有国民都参加了健康保险、养老保险,有正式工作的人便有失业保险。在美国市民上街抗议富人愈富、欧洲市民抗议政府消减福利费用的时候,日本社会则一直非常平静。稳定的社会让日本有能力去建设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国家。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 执行院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