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9日星期四

老王:商人大趋势

 (2012-04-18 23:44:27)

    今天我谈及做工厂的不赚钱,期货公司的小盆友追我私聊,问何解?
    其实很简单,工厂以固定资产作抵押贷款开工,取得流动性,在某个行业里,没有听到过一家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赚钱,那么这个行业怎么支撑呢?我知道外资是赚钱的,因为他们的产品是这些私企、民企的一倍定价以上;即使是出口到海外,打不同的商标也有30%-100%的价差。
    但这些企业都活着。
    以固定资产做帐获取信贷资金,同时成立国际贸易公司来获取融资额度,最坏的情况下,把产品卖给自己的关联公司,再获取票据贴现。这不是一个行业的做派,而是几乎所有大宗物品行业的通行做法。
    我曾经在这个博客上写过一篇文章,谈及整个经济体的旁氏骗局。简单重复一遍就是,无论你是纺织业、金属加工业、建筑业、餐饮业等等,都不赚钱,几乎所有企业开立目的都是为了融资。
    在过往几年里,融资的成本经历灰色融资成本,比如做假账、给银行回扣;或者信用证融资、亏本买卖,这些成本累积到资金里,不会低于15%,很多高于20%+。那么在激烈竞争的这三四年里,欧美经济并不景气,所有表面化的数据都没有证明欧美经济复苏,他们哪一家工厂的利润高于20%呢?
    我做工厂那个时候,没有贷款,所有资金来自自己,与同行讨论时,不约而同同意,必须至少有25%以上的毛利,才能不亏。那么这些融资成本奇高的资金,能带来多高的利润呢?
    许多企业靠高速运转来分解融资成本,比如说一笔2分以上的高利贷,平均两个月周转一次,这样一年达到5次以上的周转率,分解为4-5%左右的年度成本。这曾经有效,并且是黄金十年里大多数民营企业生存的路径,但在这三四年里没有了效率。
     而资金收益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下降,即使这三四年里房地产暴涨、大宗商品狂飙,你看一下真正的GDP增幅,就会明白经济在衰退。因此实体经济其实已经无法回到一个良性循环。
     春江水暖鸭先知,于是企业主在经营中,自然而然走向虚拟经济,在房地产、高利贷、大宗商品的投机中获取暴利。在前三年里,投机的人都是对的,在最后一年没有抽身而走的,大部分都是错的。因为房地产停滞,借高利贷的再也无法支撑,而宏观调控断了他们借银行资金还高利贷的路,无论是借钱者,还是高利贷业者都面临灭顶之灾。
    而这个链条上牵扯的相关者,比如房地产上的20万亿信贷,高利贷上的3-5万亿灰色信贷,地方政府的十几万亿债务都搅在这个链条上。如果你明白这个链条上的杠杆是如何串联起这个游戏的,而你又是相关者,那你就明白那些跳楼者的噩梦了。
    政策面其实非常了解这里面的危机,所以下调了县域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1%,同时提高了坏账允许的比例;一边在进行金融改革,一边封堵高利贷的路径,比如说工行已经停了担保业务,大量理财项目被勒令终止。从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中,你也能看到信贷、信托、债券组成了新的融资份额,而理财之类的大幅度下滑。
        这里我不展开来写金融上的东西,只是写商人所面临的困顿和出路。
        整个制造业链条上,整个建筑业、装潢业链条上,整个食品制造业链条上,私营企业是不赚钱的。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一个凭借廉价资金,一个凭借品牌溢价,可以盈利,或者假装盈利。而整个制造业的大部分建立在旁氏骗局的链条上,高处不胜寒,不知宫阙是何年。
        可能许多企业主没有经历过,或者忘记了,在以往三十年,历次宏观调控都带来民营企业的大面积死亡;而这一次的经济转型也不例外。在沿海一带,纺织业、制鞋业已经开始崩塌,家电业也支撑不了多久,家具业、玩具业、建材业都在崩溃的边缘。
        这是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中国两元经济调整中,带来的沉重代价,这些行业都难逃衰退的命运。除了极少数企业,趁此打开国内市场,兼并他人,以东南亚廉价的生产基地活下来,其余坚持本土生产制造的,只有一个渺茫的机会,就是以自动化替代人工,尚可生存下去。【真的實現了自動化替代人工,就是土地廉價的市場了,人工將更為悲慘!
        除此外,难以善终,甚至富士康这样的巨无霸也将分崩瓦解。
--------------再续:商人大趋势2-何去何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