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价值指标的发现与货币价值均衡的测定(一): 笔者对货币问题的思考,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物价大幅上涨之时。之后,在日本留学期间,又亲眼目睹了日本始于泡沫崩溃的通货紧缩对其经济的破坏过程,进一步感到研究的迫切性。多年来,笔者专心货币均衡研究,以无所畏惧的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在庞杂混乱的货币理论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攀登到高处回首俯瞰,以往货币理论中的问题点清晰可见,终于解明了困惑人类几百年的货币价值与数量的决定问题,从而使货币均衡的判断、货币失衡的原因及其对策等相关难题迎刃而解。
一、货币价值指标的发现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
1、一个“看不见的指标”的发现
在经济研究中,统计指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统计指标或一个图表都是经济变量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从其表面考察其背后的变动情形,进而揭示其变动的原因及其规律。然而,由于经济学家的认识局限性及其研究方法问题,
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尚未发现,货币价值指标就是其中之一,1)它直接影响着货币研究进程以及货币理论上的突破。
笔者在对中日两国货币均衡研究中,2)意外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指标”,这个指标,我们用Mw来表示,可从下式得出。
Mw=Ws/Ms
式中的Ws表示一国商品总量,Ms表示货币(发行)总量,Mw表示二者的比率。这里的商品总量是指一国一年间产出的商品价值总额(即GDP)。货币总量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总额。从Mw指标决定式可以看出,Mw指标作为商品量和货币量的比率,与商品量成正比,与货币量成反比。
Mw指标在以往的货币理论中未曾使用,也尚未进入经济统计体系,可以说是一个“看不见的指标”。有些学者把亚当?斯密所说“看不见的手”理解为价格。其实价格是看得见的,真正“看不见的手”应该是Mw指标。
笔者在后来的考察中,发现Mw指标如同经济活动深层的基石一样重要,一国的Mw指标若发生异常变动,经济形势肯定不妙。20世纪90年代,日本长达十几年的通货紧缩性萧条,就始于1991年和1992年△Mw(增量)指标的异常变动(详略)。
2、Mw指标的理论定位
Mw指标是一个全新概念,如何确定它的理论地位,需要先理解Mw指标的含义,而要想理解Mw指标的含义,又要先理解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了交换价值这一概念,但没有计算出具体的交换价值。瓦尔拉斯在《纯粹经济学要义》中说“交换价值是一个量值,这个量是可测的”,但是却没有测出具体的交换价值。
所谓价值,作为一个抽象概念,是指对人类生存的有用性。具体而言,一切对人类生存有用的东西,都具有(使用)价值。商品为价值实体,货币为价值代表。作为价值实体的商品,具有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作为金属货币替代品的纸币则不具有(使用)价值(天然属性决定的),只有交换价值。作为商品替代品的证券商品虽然不具有(使用)价值,但由于可与货币相交换,也具有交换价值。
所谓交换价值,即两种价值物的交换比率。交换价值可分为个别交换价值和平均交换价值。个别交换价值,即单个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比率,亦即商品价格。平均交换价值则是一国的商品价值总额(Ws)与货币总量(Ms)的比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如果用Ws做分母,可有Wm=Ms/Ws,Wm指标即为一国的商品平均交换价值。若用Ms做分母,则有Mw=Ws/Ms。Mw指标即为一国的货币平均交换价值,Mw指标越高,意味着单位币所能交换的商品量越多,货币价值也就越高。由此可以看出,一国的物价总水平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平均交换价值水准决定的。如果一国的商品总量一定,发行货币越多,商品的平均交换价值水平就越高,货币的平均交换价值就越低,二者成反比关系。
根据价值规律,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其实就是个别交换价值由平均交换价值决定,并围绕着平均交换价值变动。因此可以说,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其实就是个别交换价值与平均交换价值的关系。人们对于价值有很多研究和讨论,然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只有交换价值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所论及的价值都是指交换价值)。
Mw指标作为货币(交换)价值指标,在货币均衡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它相关变量都与之密切联系在一起,互相作用,互相影响。鉴于货币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货币作为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考虑,Mw指标的发现如同发现了货币理论的基石,货币理论应建立在货币价值这块基石上。
3.Mw指标的理论意义
从Mw指标的决定式可以明确以下一些变量关系。
首先,价值与数量成反比关系。一切商品(商品、证券、货币)的价值都与自身数量成反比。如果货币数量一定,商品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商品价值的下降。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其价值也与自身数量成反比。如果商品数量一定,货币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自身价值的下降。
其次,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反比关系。根据Mw指标与Wm指标的反比关系,货币价值上升意味着商品价值下降,反之则反是。
第三,根据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反比关系,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的价值,必须比商品的价值高,否则就不成其为货币了。因此,商品量总是要多于货币量。也就是说货币量不能超过商品量,一旦超过,货币就有可能失去作为价值尺度的资格。历史上曾经有过纸币因超发行而失去货币资格的先例。比如,1919~1923年的德国、1938~1949年的旧中国,就因为纸币的超发行而引起恶性通货膨胀,不得不废除旧币、发行新币。
第四,由于Mw指标的发现,解决了货币对外价值的决定问题,即明确了对外价值是由对内价值所决定的。对此将后述。
第五,西方货币理论把利率误解为资金(货币)的价格,过大评价利率的作用。Mw指标的发现,得以把利率和货币价值明确区分开,从而可以回复二者合理的理论地位。
第六、银行信用创造是有界限的,其限界就是Mw指标。不论货币乘数(广义货币M2与现金货币的比值),还是信用乘数即存款乘数(银行存款与现金货币的比值)或贷款乘数(银行贷款与现金货币的比值)都应以Mw指标为限界。根据笔者的考察和检证,日本和中国货币乘数和信用乘数大幅度超过Mw指标时,经济都出现了问题。
第七、Mw指标不仅准确反映货币交换价值水平,还可以准确反映货币的使用效率,进而反映经济效率的高低,也就是说一国经济效率的高低最终体现在Mw指标值的高低上。因为Mw指标越高,意味着一定量货币投入产出的商品量越多,亦即货币使用效率越高。如果一国货币使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率是不可能高的。
4、Mw指标对于中央银行监测调控的重要性
由于货币理论没有解决货币价值的决定问题,中央银行一直不知道用哪个指标测定货币价值,3)长期以来都是看物价的变动,这是不准确的。Mw指标的发现,使准确地测定货币价值成为可能。因此,中央银行应把Mw指标作为重要检测指标。作为“货币守卫者”的中央银行要想确保货币价值稳定,首先要确保Mw指标的稳定。货币价值是经常变动的。4)因为决定货币价值的商品量和货币量是经常变动的。货币价值变动表现为Mw指标的上升或下降。但是,与其它各个经济变量相比,Mw指标变动幅度很小,显得非常稳定,这是由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所决定的。
Mw指标的稳定,即货币价值的稳定,它意味着价值尺度的准确性。从这种意义上说,Mw指标对于中央银行检测调控非常重要,中央银行应密切监测这个指标。同时,中央银行还要注意监测与货币价值指标相关的货币乘数m、信用乘数m1、m2以及商品市场、银行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均衡指标(详见此前博文《货币均衡新说》提出的货币均衡信号系统(五))。
二、货币价值均衡的测定
1、价值理论的问题点
众所周知,以往的价值理论有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这三种价值学说都试图说明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商品的稀有性和人们的欲望所决定。效用价值论的实质是使用价值论。而且,从效用价值论还衍生出两种理论主张。一种认为,货币价值发生于“货币内部”(货币职能),主张用货币价值。另一种认为,货币价值发生于“货币外部”(与货币相交换的商品),主张用货币购买力。用物价指数的倒数来测定货币购买力,这一主张就来自后者。
均衡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市场需求与供给达成均衡时所形成的价值,即为均衡价值。实际上均衡价值论混淆了价值与价格。
迄今为止,可以说尚未形成统一的价值理论,价值决定、尤其是作为特殊商品货币的价值决定问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其实,价值不论是根据劳动价值论决定,还是根据效用价值论决定,或是根据均衡价值论决定,如果无法准确测定的话,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而有意义的则是,由商品量和货币量的比率所决定的交换价值,尤其是在探讨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价值时,只能限于交换价值。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商品和货币的价值将以交换价值为对象(文中商品的价值和货币的价值都是指交换价值)。
2、纸币的价值与数量
金属货币作为实体价值的代表,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金属货币的价值比普通商品的价值高,所以才成为货币的。纸币虽然不具有天然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由于作为金属货币的代替物,可与所有商品相交换,也具有交换价值。而且,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发挥着货币职能,其交换价值也应比商品高。
根据Mw指标和Ws指标的决定式,作为价值实体的商品和作为价值代表的货币的交换价值都与自身的数量成反比。因此,不论是商品还是货币,数量愈多,自身的价值也就愈低。
“物以稀为贵”这一至理名言就是数量与价值成反比关系的最好表述。现实当中这种例子很多。比如,独一无二的古董、名画等艺术品就是由于数量少,其交换价值才高得难以计量,而成为无价宝的。与此相反,对于人类生存而言,可以说没有比阳光和空气更重要的了,但是由于阳光和空气的量是无限的,可以不用货币去交换,也就不具有交换价值。作为金属货币代替物的纸币,由于不具有天然的使用价值,也就不具有自我制衡能力。纸币的出现解决了金属货币不足的问题,而且印制简单、携带方便,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纸币过多发行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纸币由于客观上具有供给的无限性,所以很容易发生通货膨胀(发行量过度超过需求),纸币价值的低下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因此,中央银行要想确保纸币的价值稳定,只能适量发行。
3、各层次货币的定义和价值变动的均衡度
(1)货币层次
各层次货币的价值都可以根据货币价值方程式测定。为此,需要明确各层次货币的定义范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国各层次货币表示如下:
Mf=发行货币(纸币与硬币)
M0=现金货币(发行货币-库存现金)
M1=M0+普通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在各层次货币中,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货币是最重要的。本书所探讨的货币价值,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货币价值。对货币需求量的考察,主要以货币发行量和广义货币量为主。从后面的考察可知,如果确保这两个层次的货币均衡,就可以实现宏观总体的货币均衡。
(2)货币价值均衡的测定
货币价值均衡度,是指货币价值围绕着均衡值变动的幅度,可用下式计算。
△Mw′=(△Mw-△Mw)/△Mw×100%
式中的△Mw′表示均衡率,△Mw表示货币价值,△Mw表示均衡值。
笔者用上式计算了日本30年和中国20年的货币价值均衡率1)。从日本过去30年间和中国20年间的实际情况来看,△Mw指标的均衡率在±20%以内时,经济活动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根据货币价值变动取决于货币量变动的原理,并参考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均衡限界,对货币价值均衡度划定如下:
均衡变动:±20%以内
轻度不均衡:±20%~±50%以内
重度不均衡:±51%~±100%以内
过度不均衡:±100%以上
异常不均衡:△Mw指标为负值
从笔者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日本的△Mw指标在1970~1990年20年间基本上呈均衡状态。但是1991年以后则是过度不均衡,1970~1999年30年间,1973~1974年、1976~1977年、1979年、1982~1984年、1986年、1990年这10年则处于均衡状态,1971年、1972年、1975年、1978年、1981年、1985年、1987~1989年呈现不均衡,1980年、1991年和1992年、1998年和1999年△Mw指标的均衡率都超过了±100%,为过度不均衡,其中1992年的△Mw指标为负值,表现出异常不均衡,1993年和1997年为重度不均衡。笔者认为,从货币价值变动不均衡的程度就不难理解日本经济“10年萧条”的原因。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20年间,1979~1981年、1983年、1985年、1987年、1989年、1994年的8年间基本在±20%以内,处于均衡状态;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为轻度不均衡;1996~1999年重度不均衡;1995年△Mw指标的均衡率超过了100%,发生了过度不均衡。中国经济自从1996年实现所谓“软着陆”以来持续低迷,就可以从货币价值变动的不均衡程度得到解释。
注释:
1)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指出:“用哪个指标测定货币价值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金融研究》1996年第3期。
2)郭福敏著《货币均衡新说》第一章,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同注1)。
4)关于货币价值是经常变动的,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有过论述;莱昂?瓦尔拉斯在《纯粹经济学要义》中也有论述)。但是,相对其它经济变量,货币价值又是最稳定的。因此,货币才具有充当价值尺度的资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