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贫富差距大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

贫富差距大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

来源:奇闻录

@HeQinglian:这叫报喜不报忧的半拉子新闻。一,还有十几个没跑赢的;二,就算18省区市跑赢GDP,没跑赢通胀也白搭;三,还有六成居民没达到城镇平均收入水平。

@HeQinglian:6成城镇居民未达平均收入水平,中收入者比重或下降。我的看法:如果是这结果,只能说贫富差距大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正常情况,应该是有七成人在平均收入水平线上下浮动,15%在平均水平以下,15%超过。

最近一则全国多地人均GDP超8万元,接近富裕国家水平的消息备受关注,数据虽然实实在在,质疑之声仍不绝于耳。究其原因,GDP毕竟不是真金白银,与百姓的实际感受有一定距离。

随着各地两会渐次闭幕,各省披露的过去1年直接反映百姓收入的两项数据指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比GDP数据更亮丽。根据公开资料统计,2011年,共有18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双跑赢GDP,有25个省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越GDP,29个省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整体快于城镇居民收入。

上海、山西、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山东、海南、内蒙古共计18省区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速两项数据双双跑赢GDP。北京、天津、河南、广西、江苏、安徽6省市收入增速则落于GDP之后。此外,重庆、河北、辽宁、贵州、西藏、青海、云南7省区市,农村居民收入均高于GDP,但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则低于GDP。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共有9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超过14.1%的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 元,共计有11省区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17.9%的平均水平,其中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相差最大,农村增速值较城市增速值高出6.5%。位列第二、三、四位的江西、广东、河北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相差值也在6%左右。而安徽与甘肃则是仅有的城市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农村的省份,增速相差值仅为0.5%。

农民收入增速迅猛。2011年,25省区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不仅全部超越各自GDP,且29省区市农民收入增速整体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按已公布省份数据显示,海南、重庆、四川、吉林、内蒙古、陕西6省区市增速都超20%。

在这25个省区市中,海南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达22.2%,位居榜首,重庆以22%的增速位列第二。北京去年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为7.6%,为所有省区市中最低,但农村居民收入则达14736元,远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均6977元,仅低于上海的15644元,排名为全国第二位。相比之下,海南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虽然排第一位,但农民人均纯收入644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西部增速强劲。去年,中部、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整体快于东部地区,增速强劲。中、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均值分别为13.26%、13.11%,二者水平相当,略高于东部地区11.85%的增速。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区市中,除海南、山东、广东外,其余均为中、西部省份。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也呈现出类似局面,东、中、西部地区省份平均增速为14.50%、16.88%、16.50%。以上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增速也略高于东部地区。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越20%的6个省份中,除海南外,其余仍为中、西部省份。

来源:和讯网

2011年国家统计局的年报再次刺激了人的神经。

根据2月22日发布的国家统计年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约2700元。

所谓的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此前每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资,都引起很大的争议,即大部分居民赶不上平均收入、收入“被增长”。

而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的年度居民收入中位数,使得很多居民感受到自己的收入的确偏低。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记者,中位数低于人均收入,说明中国贫困的群体还是比较大。中位数字的推出,是一个统计细化结果,尽管其仍存在弊端,但是,对一般居民而言,“在理解上会好一些。”

记者从统计部门获悉,目前可能约6成城市居民,并没有达到平均收入水平。这与过去公布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近6成没有达到的情况,比较类似。

国家统计局目前正在加快统计改革的步伐,预备在目前公布城、乡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基础上,未来会公布整体的全国居民平均收入,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中位数也有望公布。

统计局此前的报告显示,目前低收入和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很快,唯独中间部分的收入增速比较慢,这使得很多专家感到忧虑。中位数收入偏低,可能预示中国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在下降。

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专家狄煌指出,中国迄今没有中等收入者的准确标准,但是中间收入者收入增速慢,需要好好研究,要找到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的办法,可以考虑一些政策,比如个税起征点可以随物价进行调整。

目前统计局成立了司级单位住户调查办,将过去城市司和农村司有关住户调查的单位纳入其中。该局已将有关城乡一体化的统计方案上报国务院,有望在明年推出全国的居民收入数字。

6成城里人达不到平均水平「それ以上でしょ~?」

根据统计局公报公布的数字,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2692元,增速低0.6个百分点。

由于中位数是处于中间位置上的那个数字,尽管此从统计学的意义来看比较正常,但是仍使得很多居民感到震惊。

叶青指出,有了中位数后,每人更容易找到自己参照的位置,“人均收入低于中位数,说明贫困的群体还是比较大”。

而记者从统计系统了解到,实际上全国的居民可能有6成达不到平均收入。这种情况比较正常。“因为其他国家也反映出类似的状态。”一位统计部门的人士说。

此前像一些大城市的平均工资,也出现了6成人达不到的情况。比如2006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6097元,全市达到这个平均数的职工人数比重为39.3%。换句话说,有6成人平均工资没有“及格”。北京市统计局知情人士曾告诉记者,目前北京7成人达不到平均工资水平。

而城乡居民收入中位数,低于平均收入水平,也使得一些权威专家认为,可能中国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在大大下降。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对此判断,在过去,居民收入的数据一公布,很多人就会说自己又“被增长”了。其实,数字并没有水分,“被增长”原因之一是“平均数”,就现实国情而言,国内收入结构并非理想的中产占多数的橄榄型,“削峰平谷”的“均数”变相掩盖了收入差异。

建议给中等收入者减负「まったくゆめですよね~!」

记者获悉,目前全国并没有中等收入者的准确定义。不过一些专家也认为,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看,目前低收入者收入增速比较快,高收入者收入增速也很快,唯独中间那部分收入在下降。尽管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比重,但是中间部分人的收入增速慢,也可能使得整体中等收入比重有下降的可能。

中国社科院数量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沈利生指出,如果中等收入比重在下降,那么下一步国家需要做好政策调整。因为目前国家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最低工资等,使得低收入者收入增加。这部分人也不会达到个税的标准。高收入者可能不用工资,主要通过财产性收入来避免个税缴纳。

“唯独中间部分的人,是守法人员,收入不高不低,正好是个税缴纳的对象。所以高收入者、低收入者都缴税不多,唯有夹心层交税比例大。”沈利生说。

此前,201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狄煌认为,十二五期间,应该根据每年的物价情况,适当调高个税起征点,以便减轻中等收入者的个税负担,促进中等收入的比重增加。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それは大問題です~資本主義国家も良く分かる事が社会主義のは全然知らなかったね!両極分化されだら、絶対に大金持ちのおはかですね!逃げでもムリです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