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国内市场最重磅的消息,恐怕当属2月18日晚八点的降准。是时,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于2月24日正式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言意料之外,因从节前至今,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完全不似要降准的样子。节前资金面紧张,隔夜SHIBOR一度来到8%的高位,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着手降准,但迟迟未至,而通过短期(14天)逆回购向市场投放资金;节后,在综合因素作用下,逆回购的到期并未引起资金面的波澜,统计数据也进一步支撑了流动性改善的判断,再加上1月CPI录得4.5%的高位,有所反弹,2月降准的预期其实降低了。
2月15日起,SHIBOR短端利率开始持续走高,银行资金面再度吃紧,至17日隔夜SHIBOR录得4.4958%。短端利率上涨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称银行补缴1000亿元存款准备金及公开市场净回笼,有观点认为系中国交建16日IPO缴款,冻结资金逾1700亿元所致,也有分析指出,春节前央行的定向逆回购到期,可能也是资金价格上涨的原因。16日央行实施了14天期定向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5.5%。据称逆回购对象包括五大行及一些中小银行,规模尚不清楚,可能达3000亿-5000亿元。
以上便是此次降准前的市场环境。总的说来,18日正式公布降准之前,市场已多不看好央行会采取这种方式缓解银行资金面的紧张,转而认为仍会采取短期逆回购的办法,向银行间注入流动性。
应当承认,央行此番降准,的确做到了逆市场预期而动——正如市场中人笑言的那样,央行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搞突然袭击。但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到目前为止,2012年处于降准的经济周期仍是市场共识。
不过,重要的不是对单次货币政策操作的分析,而是借此揣摩上意,通过近期决策层的一系列动作,包括货币的与非货币的,我们能咂摸出怎样的政策思路和预期?以下几条判断想与大家商讨:
1、降准,到目前为止,都应被视作一项被动的货币政策操作,也就是俗称的对冲,其目的是补市场流动性不足,而非进一步改善流动性环境。这与提准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涌入道理相同;
2、银行间流动性的缺口(表现为短端银行间拆放市场利率的走高),应是央行有意为之,目的则是控制信贷的投放。这点可从节后公开市场的连续净回笼窥得;
3、降准的频率其实低于市场预期,因1月份的降准预期落空;
4、以上三点表明,决策层并不打算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宽松的程度可能远不及市场的预期。这也意味着,指望主动流动性投放及预期带来较大的行情,基本上是在说梦话。市场可能高看降准的效果了(在此修正此前的观点,降准所带来的流动性预期真的能在一季度掀起行情?的确有可能,但也会低于预期);【對於一個被強抑了2年的“錢多人傻”+沒有其他投資渠道的市場,看到一點兒星星之火就瘋狂謂之狼煙的可能性絕對地大!】
5、应当说,决策层的这种态度还是比较务实的。因中国的经济结构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难以撬动经济的增长。须知,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并非流动性不足,而是结构性缺陷,如2009年4万亿期间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货币放水只会固化既得利益,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这一角度观察,审慎调整货币政策是符合经济现实的决定;【過往的貨幣增量,也是以外匯對沖的方式進行的,但是,從去年開始,這種情景一去不復返了,讓他拿神馬開印?!這也是垬不能再動用貨幣政策的根本原因!】
6、那么,温谓之“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开始”,是怎么回事?个人认为,分析中国决策层所掌握的政策工具,大致可分为三类:货币杠杆、财政杠杆以及可能是更重要的,行政杠杆。温的“预调微调”应当更多指行政领域,而非货币领域内的预调微调,如近期密集出台的落实国务院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的动作。这可视为温卸任前的最后一搏,但搏的不是经济绩效,而是名声,因至少到目前为止,我看不到任何新36条有望实施的可能性。政府与国企能够不与民争利已是万福,更何况打开大门欢迎民间资本分一杯羹?这一块的既得利益,可比想象中庞大得多。看淡这种“预调微调”,哪怕其锣鼓喧天;【為了順利交接,不惜動用一切!---明白了就明白了。】
7、至于说铁道部因债多压身,被迫放权吸引民资?且不谈铁路建设超长的投资回报期,与微薄的利润率,单看中国历史上的历次铁路国有化,以及2009至2010年山西煤老板被政府狠狠宰了道,私人小煤矿被迫国有化的前车之鉴,将新36条比作请君入瓮,再瓮中捉鳖,似乎并无不妥当之处?更何况温只有不到一年的任期,后事如何,还得画个大大的问号。【民資真的是處在內外合圍的困境了~】
一句话总结:降准有可能会带来流动性预期,但请记住,这更可能是种幻觉,不具有可持续性。推论则是,如果市场真因此走高,还应以逢高出货,保护利润为上。
××××××××××××××
這是對降準和最近股市預期的最好的一篇註解了。讀明白了,就知道為何現在外圍是做空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