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法》正式实施已近三年。按照《国资法》相关规定,国资委的定位是一个特设的、法定的出资人法人,说白了,它是代表国务院来对属全体中国人所有的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是出资人派出的代表。但在实际上,国资委的发展似乎与此定位渐行渐远。
时至今日,中央国资委的监管职能开始受到各个部门的挑战。据悉,文化部将中央文化企业兼并重组以及探索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教育部也正在组建教育国资委以实现教育领域600余家国有企业的监管功能,金融国资委的组建已经箭在弦上,而且,目前还有其他80个部委下属的5000多家营利性国家出资企业均未在国资委监管范围内。种种迹象表明,国有资产管理似乎正在“回归”多头监管,各个部门正在谋求“行业国资委”的地位。
众多“行业国资委”的出现,使国务院国资委实现监管“全覆盖”的目标已经被其他部门分解。同时也意味着,在利益交错的复杂局面下,国资管理体制的目标“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仍然遥不可及。
在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看来,中国的国资管理工作应该虚化,而不是做实。而“行业国资委”迹象的出现,正是各部门借国资“做实”的表现。所谓“做实”是指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直接持股、利用行政权力控制资源配置、参与企业管理,从而达到直接控制更多国企资源的目的,这是典型的强化部门利益的表现。照此下去,今后的国资管理,不仅会出现部门分割的乱象,政府参与市场还会不断强化。
国资委“做实”还有一个负面后果——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国资委不断“做实”的后果就是,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会越来越多,这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国资委负责大型国企的改革,国企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的固化利益团体,如果国资委不在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上加大改革力度,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安邦曾多次提出国企“异化”的概念,国企“异化”表现在国企垄断集团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异常强大,这种能力在出现任何涉及其利益的改革的时候,都显现无遗。
因此,国资监管应该“虚化”。所谓“虚化”是指,国资委应成为“干净的出资人”(类似财务投资者),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所有者职能分开。国资委应剥离监管职能,只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不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也不强求企业在具体市场领域的表现形式。在我们看来,国有企业在形式上可以“资产化”、“证券化”(表现为股权、基金等),而不一定是直接以企业形态来控制市场,把持市场资源。
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值得借鉴。淡马锡模式结合了国有制和现代投资方式,新加坡财政部独资拥有的国有控股公司,按民间法人身份注册,资产从成立之时的3.5亿新元,发展到今天拥有900多亿新元资产、管辖新加坡20多家政联企业、间接控制2000多家企业、囊括新加坡时报指数44%的上市公司,成为世界最成功的政府企业之一。
和淡马锡模式相比,国资委拥有出资人与监管者的双重身份,从宏观到微观均占据着主导地位,让其放弃任何一项权力都需要中央政府的智慧和勇气。
一言以蔽之,国资监管应该虚化,而不是做实;国资委只要管住国有企业的资产即可,而不是推动国企把持市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