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社有一个统计资料,这份资料调查统计了五十种工业产品中所占的世界份额最大的企业,通过观察这些企业的国籍来观察现在各国制造业的实力,而且根据历年来这个资料的变动情况也可以看出各国制造业的进退兴衰以及发展趋势。
在2011年度的统计中,美国企业占据了十九项,比前一年还增加了一项,向人述说着美国的制造业,特别是IT产业的依然强大;而日本则只有9项,韩国有8项,中国则占据了造船,家用空调,电冰箱,洗衣机,香烟和太阳能电池等六项,实际上日本在一年前是11项,而在这一年里东日本大地震使得丰田汽车失去了产量第一的皇冠,松下公司的等离子电视面板和商船三井的原油运输量也在这一年里掉下了宝座,但是松下兼并了三洋的锂电池从而仅以0.3个百分点战胜了韩国的三星,统算起来丢掉了两项。
原来占据世界领先的市场份额的日本企业多得出奇,而现在就只有这么九个了,实际上日本企业现在的这几项世界领先的市场份额都有点岌岌可危的味道,除了发那科的多关节机器人和佳能的数码相机的市场份额在增长之外,其余都在下跌。再过几年还能有几个日本企业能保住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日本产业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只要是产量在一亿以下的产品日本企业都很能干,排得上号,但从产量上了一亿开始日本企业的排名就开始下降,产量越高下降就得越厉害。粗一听这种说法似乎有点不合情理,甚至有点封建迷信的味道,但其实上这是一种很有科学道理的说法。
如果有谁不信则可以请他看一些事实: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世界的手机年产量都在数千万台左右的时候,日本企业都维持着一定规模的手机生产,虽然在整个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并不很大,但也能得到自己的一份利润,进入本世纪之后,特别是在以苹果公司的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冲击下,各日本企业的手机制造部门一下子就成了最让人头疼的部门了。
曾经让日本的家电企业称雄全球的彩电,现在成了形成各日本家电企业赤字的最大原因,现在大家都在等着看日本企业究竟要到何时才最后放弃彩电,值得注意的是,全世界的彩电年产量现在是两亿台左右。
这里面的道理是这样的,日本制造业的特点是质量上的优势,而这种质量优势是基于日本制造业拥有大批有手艺人气质,技艺超群,认真敬业的工人这个事实。这些工人在生产以及总装过程中的微调能力,使得“日本制造”的产品成为了“优质产品”的代名词,也就诞生了“日本质量甲天下”的神话。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在和日本的竞争时就被这种质量给压住了,因为缺少技艺超群的工人,其他国家的产品就只能采取在价格上让利的方式来和日本竞争,以至于日本产品形成了“虽然贵一点,但就是好”的形象。日本的高端产品肯定会保持着一份市场份额,而且由于价格昂贵,公司虽然市场份额并不大,但其利润率却并不低,这种利润率就能够使得日本企业支付研发费用以及人工费用使得其产品继续保持优质。
然而如果出现一种技术上的突变,使得在制造过程中熟练的手艺工人对于质量控制的贡献程度变得很低的时候,生产数量就会发生飞跃,这就是所谓“一亿大关”,此时的质量控制变得比较简单,即使是不熟练的工人只要能够遵守操作规程,也能生产出质量尚可的产品,这样没有了质量标准能够衡量辨别的产品立即就成为了价格战的战场。曾几何时是日本企业独擅场的半导体器件一直到最近的电视机,手机都是这样的例子。
日本人一直很热衷于“制造业立国”,而现在日本人发现制造业似乎已经不能立国了,因为但就制造本身说来,现代IT革命已经使得利润太少太少,更多的利润似乎来自设计和规划,乔布斯的苹果公司的成功使得日本的电子企业都要疯了。
从这种论点出发,还有一个更加可怕的结论等在前面:现在全世界的汽车产量是7,700万辆左右,离开一亿辆大台并不远,而日本的汽车产业现在几乎是支撑日本制造业的唯一产业了。
其实中国对于这个问题也无法隔岸观火,中国企业榜上有名的六项中,除了香烟之外都是利润不太看好的产业,而烟草工业在更加重视健康的社会中还能走多远也是一个问题,中国能不能出现更多高利润的世界顶尖市场份额的企业是中国经济能否继续正常运行的关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