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星期四

陈腐的爱社精神夺走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

【日经BP社报道】不久前,一位精通某产品领域、为日本企业进军海外提供协助的专家以匿名为条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虽说早已是老生常谈,但谈到日本企业,这位专家的印象也是“总而言之决策太慢”。从这位专家来看,“没有敢于担当风险做出决策的领袖”这一点不仅是日本企业,也是“日本最大的问题”。
最近经常听到优秀人才不断离开日本企业的消息。其中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转投了韩国三星电子等海外企业。当然,这些海外企业给的年薪虽高,但聘用期最多只有2~3年,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就会被扫地出门。
据这位专家介绍,有些中国的风险企业开始接收在三星结束了开发生涯的日本团队,由他们为自己开发新产品。这种大手笔的做法的确具有中国的特色。
另一方面,对于优秀人才越来越少的企业而言,留在企业之中的人大都是“离开公司就生存不下去的人”、“工作水平差的人”。这位专家表示,这些人会在公司里拼命地表现自己“如何为公司着想”。
这些人经常会要求他人“拿出性价比的依据”、“有成功的保证吗”、“让交易方写保证”等等。这些言论从表面上来看出发点是“防止他人损害公司利益,无人可以质疑。然而,那位专家表示,“其实没有任何建设性意见”。如果对这些言论一一做出回应,“决策的时间就会拖到2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社会的情况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决策本身将失去意义。
这位专家说,“日本人大都喜欢自下而上地请示汇报,优柔寡断”,“日本企业的员工随口就会说‘有保障吗’,但是,如果没有保障的事情就不去做,那就谈不上是做生意了”。
当然,日本企业也并非全都如此。在材料和电子部件等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拥有高份额、与海外厂商不分上下的企业也为数不少。但在某些领域,因竞争力低下而退出世界舞台的日本企业也的确存在。
那么,应当如何做才好呢?很遗憾,笔者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找出正确答案如此简单,日本的电子企业恐怕就不会陷入到现在这样如此窘迫的状况之中了。
杰出领袖的出现或许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例如重振日产汽车的卡洛斯·戈恩。但尔必达存储器虽然拥有杰出领袖,却没能支撑下去的例子也同样存在。
对于不知是否存在的领袖,空等不是办法。如果说日本的特点是自下而上请示汇报,那么,我们能够做的,或许只有拿出“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完成”、“随时发起新挑战”、“放眼世界”的气魄来工作。(记者:大森 敏行,《日经电子》)

××××××××××××
這麼說的人是因為只在大企業活過,並沒能意識到圍繞在日本綜合大企業周邊的成百上千的中小企業,他們才是日本製造業的中堅。。。反正,美國也好,國際資本也好都不允許日本企業在科技領域上引領世風的,那麼,製造業就是人家的看家本事了,只要在此進一步的深化,不斷的鞏固,人家也不愁吃喝。。。沒準兒還能少被割羊毛,谁愿意出風頭燒錢儘管去好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