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年又过去了,看着《2010阅读记录》的开头,蓦然发现2011年的阅读走向了回归,文学性书籍的比重回升了。大抵因为青春就应该过得像个青春的样子,有些书就应该在狂放的年纪读,以免日后后悔。不过光读书也是没用的,还得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免得中了书中虚幻世界的毒。庆幸的是,我还年轻,那么在新的一年,就此上路吧!
10.辛亥:摇晃的中国
by 张鸣
2011年是辛亥百年,张鸣也特意在年初抛出了这本书。相比历史研究的著作的厚重,这本书以轻巧的散文式笔调讲述了许多辛亥年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从这些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的侧面:偶然的起因,立宪派的推动,各地的革命乱象……这些都引导我们去思考:清末新政为何被新军的枪声打断?要改良还是要革命?革命之后怎么办?关于辛亥,我也曾随意写过一篇,大体上来说革命不是件好事,但真要来咱谁也阻止不了。正巧年末的韩三篇引起了讨论革命和改良的一阵热潮,看来这一百多年咱这老题还是没有解决啊。
9.吃的真相
by 云无心
虽然多年上政治课的经验让我们牢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了教授科学的课本并为其考试而痛不欲生,虽然每年都有一大把的理工科学生从大学毕业。但当我们看到网上各种关于食疗,食物相克,阿胶养颜,添加剂可恨等各种各样的说法被人奉为经典时,不得不怀疑,我们是否真正明白什么叫“科学”。是的,惊世骇俗,满足我们愿望的观点往往能吸引人的眼球并能轻易地博取我们的信任。而云无心这本书只是平淡地道来了关于吃的一些真相(当然,我们也可以怀疑),顺便打破了我们的某些美梦。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科学的精神,它教我们学会理性地怀疑,实验,思考,而不是头脑一热就盲信各种谣言。正如这篇小书评所说:“科学最大的敌人,就是愿望;而科学最好的朋友,就是常识。”
8.如彗星划过夜空
by 林达
林达的书我向来很喜欢的,他们的文字兼具知识性和阅读快感,让人欲罢不能。这本书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四本,主要讲述了费城的制宪会议和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从制宪会议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天朝大家团结一致站起来完全不同的情景,无休止的争吵差点让建立联邦的想法流产,而最终大家的妥协精神造就了这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宪法。另外在联邦党人与民主共和党人的交锋中,我们又看到了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各自的特点以及他们相互妥协下的政治。可以说理性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是美国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部分配合着HBO的《约翰亚当斯》看不错哦)另外,作者花了很大篇幅详述了五角大楼文件案的经过,在这一事关新闻自由的大案中,媒体的无所畏惧和最高法院的精彩辩论让我们再次看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在维护言论出版自由方面的重要作用。
7.浪潮之巅
by 吴军
吴军的这本书被许多人赞为2011年IT类的最佳图书,着实火了一把。从AT&T到Google,书中叙述了十多个信息科技行业的公司兴衰史,另外还以斯坦福大学和华尔街巨鳄为例介绍了科技发展背后的动力和推手。更为宝贵的是,除了这些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之外,书中总结了一些信息产业背后的规律,并提出了对未来趋势的一些预测。也有人评价这本书过于注重科技的力量而忽略了市场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无论如何,靠着作者丰富行业经验的保证,该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6.米格尔街
by [英]V.S.奈保尔
特立尼达,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06年的世界杯上。奈保尔的童年就在它的首都西班牙港度过,而米格尔街则是他成长的那条街。撇开什么后殖民时代,殖民地本土文化受冲击这些乱起八糟的东西,这本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集真正触动我的正是小孩子视角下街头各式各样的人们,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和那些邻居。街上的小人物们有想当江湖老大的,有想弄个私塾什么的,有成天喝酒打老婆的,还有懦弱的拳击手,落魄的诗人,历经苦难的母亲……他们心中的理想虚无缥缈,只是为平淡的生活徒增了一点笑料。他们没有希望,却努力活出了真实感。奈保尔在《告别米格尔街》中叹道“自己的一部分也随之死掉了”,他长大了,不再为米格尔街上的江湖气而激动。而我也长大了,早已告别家乡曾经破旧的街道,面对过去,我也如同当年的奈保尔一样心情复杂,离开家乡的时候“步履轻快”“没有回头看”,仿佛曾经的往事都成了那位诗人口中“最好笑的事情”。
5.昨日的世界
by [奥]斯蒂芬・茨威格
1942年,出于对其“精神家园欧罗巴”被毁灭的痛心,茨威格和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而此时的世界,战火频仍。在茨威格的遗作《昨日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窥看到他从乐观到悲观的心路历程。书的前半部分记述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当时的欧洲四处洋溢着欢欣鼓舞的空气。在维也纳这个欧洲文化的中心地带,文艺青年茨威格过着潇洒的生活,经常和一帮文青去剧院看戏,和欧洲名流谈天说地,急着写作和发表自己的作品。一战爆发后,茨威格开始对狂热的民族主义进行反思,他最终成了一名“世界公民”。而希特勒的上台对茨威格来说更是个巨大的灾难,他之前的许多书被查禁,自己也不得不移居英国,最可怕的是他极其珍视的自由正被法西斯一点一点蚕食而自己无能为力。阴云下的欧洲与世纪之交的欧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非理性狂热带来的灾难,茨威格作为世界公民的胸怀以及他与罗曼罗兰的深厚基情。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昨日的世界中获取了反思今日世界的养料。
4.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by 陆键东
中国知识分子是我相当喜欢的一个题材,而这本书是其中相当不错的一本。从反右到文革,中国无数的知识分子面临抉择,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的,有愤而出走莫名失踪的,也有坚持己见誓死不从的,还有更多的人因受不了折磨而悲愤自尽或者直接被迫害致死。陈寅恪,曾经的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在1949年的关键时刻选择了留下,同时也就选择了苦难的后半生。陈寅恪身上兼有西方自由主义新风与传统士大夫遗风,他不像储安平他们那样对政治作过多评论,但极其珍视学术自由,同时对那些依附权贵的文人深恶痛疾。这些特点在那样一个年代就是悲剧的根源。公然提出“不学马列”的陈寅恪终究逃不过那个黑暗时代的残害,哪怕仅仅只要安心做学问的一席之地也没辙,终于1969年在床头喇叭不断放出的“革命群众的控诉”声中抑郁而亡。而当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大师的逝去。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肉体上的折磨可能还不是最惨的,精神上的孤寂才是最可怕的。书中提到陈寅恪在中山大学所教授的课到最后只有一半不到的学生能坚持下来,这一点在日后批判时被渲染成“资产阶级治学方法过时遭新时代的学生抵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人听不懂他的课。陈寅恪的治史之才,在年轻人参加政治学习强于文史基础训练的那个年代,无法得到传承,这是陈寅恪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中国的悲剧。大师远去,而他的声音依旧振聋发聩:“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但这一切都无法抹去那一段痛史。
本书摘抄碎片
3.达摩流浪者
by [美] 杰克·凯鲁亚克
好吧,我承认Beat Generation对我的影响很大,但我却是个有些怯懦的人,直到现在才准备小心翼翼地准备迈出第一步,以后能走多远也不知道。关于穿越美国,关于大自然,关于背包革命,关于禅,关于“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仔细地寻找着那些人,那些只要有一个背包就能抛却一切的人,我也想变成那样的人。或许这只是个幻想,但正如豆瓣BG小组里所写的:“毕竟有一天你会上路,你要相信这一点;而我所希望的是,当你某一天离开以后,便从此不再回来。”《在路上》里,萨尔碰到路上的妹纸总会问“你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这是个很好的问题。BG教我们跳出自己的圈子,可接下来干什么?还得自己寻找。可惜凯鲁亚克的结局是个悲剧:尝试在山上住了一段时间后,他还是戒除不掉尘世的酒瘾,年纪轻轻就死于酗酒。这也算是体验式生活不可预知的结局吧。
2.尘世·挽歌
by 野夫
这是一本充满了苦难与爱的书。土家野夫以其自身的经历和周围人的遭遇写出了大时代变故中小人物的坎坷命运。故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利用人的恐惧将人性中恶的一面无限放大,让暴力充斥人间,最终搭上了许多人一生的命运。野夫在《残忍教育》里对其专门进行了反思,阶级斗争革命解放,这些词都是所谓“狼奶”,它借用崇高理想的幌子宣扬仇恨哲学,而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一代非常缺爱。同时,革命年代的理想主义也让许多人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野夫大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仇恨暴力的另一面便是爱。在书中,野夫追述了和廖亦武,余世存等人的兄弟情谊,也写到了他在海南岛的浪漫爱情,还记述了以母亲和外婆为代表的家庭温暖。这些让我们明白,历史长河在无情地将生命吞噬时,还是给我们留下了爱与希望的位置。有人评价野夫笔下满是让人疼痛的文字,在当今这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尤其需要这样的家伙。
1.大地上的事情
by 苇岸
苇岸可能不是一个特别有名的写作者,但就我个人来说,他的散文是极美的。他笔下的文字朴素轻快,毫无矫饰之感,这或许与他对大自然的纯真热爱有关。博物学精神在当代渐行渐远,读过利奥波德和约翰缪尔的书之后再看到这本用中文写作的自然之书,顿觉眼前一亮。而除了对土地和自然的抒写,苇岸还花了很大的篇幅来纪念他的好友海子。要知道在大学时代,苇岸也曾是一个诗人,这对他的散文写作帮助良多。诗人那种敏感的天性和充满激情的气质在苇岸的笔下显得格外真实动人。书中对古今中外写作者的品评也充满启发性。看得出来,苇岸是个充满了理想气息的人,他怀念大地的味道和往昔的童年,只可惜英年早逝,一直坚持素食的他竟因癌症在尚可做梦的年纪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空留未完成的遗作《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让人哀叹。如今现代化的进程轰轰烈烈,水泥钢筋将我们与大地的直接联系切断,诗人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城市里的孩子也不再关心动植物的名字。那么我们的精神在哪里?我曾试图用文字来掩饰苍白的生活,现在到了该直面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