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

【数读】多数中国人仍幻想靠政府养老

占领美国:中国人成美国房产第二大海外买家
近日,美国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发布了一份名为《平衡传统与现代:东亚地区退休养老前景》的报告。此份研究报告是基于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马来西亚进行的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相比其它东亚国家受访者,中国受访者在养老问题上对国家抱有最大的幻想,尽管中国的退休养老制度有很大的缺陷。当问到“养老靠谁”的时候,63%的中国受访者的认为“养老靠政府”。而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认为“养老靠自己”的人占40%-53%,都比认为“养老靠政府”的人要多。在马来西亚,31%的人认为“养老靠自己”,比中国的9%高出不少。
报告指出,认为“养老靠自己”的人占多数的国家,都有着成熟的资本市场和产权保护的悠久传统。
当被问到“如果政府和雇主靠不住,养老靠谁”的时候,仅38%的中国受访者回答“靠自己”。而在其它五个受访国家中,50%以上的人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养老可以靠自己,在台湾和韩国,这个比例高达72%和78%。
中国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家庭观念较重,而“养子防老”的想法也颇为流行。调查显示,有22%的中国受访者声称自己的长期储蓄是为子女而准备,这比其它五个国家和地区的都要高。但令人惊奇的是,仅有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养老靠孩子或其它家人”。这个比例比同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的都要低,也比马来西亚的14%低很多。与此同时,60岁以上的中国受访者中,仅12%的人表示自己是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净接收人。这又比东亚其它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比例都要低,在香港和新加坡,这个比例分别高达42%和40%。
40%至85%的所有已退休受访者担心会成为“子女的负担”,50%至80%担心“身体状况欠佳,没人照顾”。然而,香港退休人员的担忧却要较其他国家的退休人员要轻很多。这或与香港较强的家庭支援网络和政府对老龄贫穷人口提供多种经济援助有关。
[详细]

2012年7月28日星期六

无锡政府已经破产—-苏南模式的终结

经济上债台高筑 寅吃卯粮 入不敷出
薄熙来事发后,重庆在清查各级政府债务。重庆一年种了十年的树,无锡用5年投了发达国家100年的项目。2011年4季度,被突然免职的前市委书记毛小平就坦言政府没钱了。无锡的政府债务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据网文《再问无锡市委书记和宪法到底哪个大?》披露,原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一次就以不动产作抵押贷款150个亿,有的地方甚至提前征税。还有乡镇企业贷款,政府使用,仅太湖边一街道不完全统计就有20多亿。某资深老干部说,杨卫泽任内银行光政府债务就9500亿。
2012年6月5日,无锡太湖城管委会和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向全体机关人员发了一封公开信,称当局的资金异常紧张,融资艰难,贷款困难,所以从6月份起开始,所有机关人员停发工资,只发生活费。此地是无锡市富得流油的最好的地区,中国最豪华的地方政府办公大楼就在华庄,连机关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了,确实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2012年2月14日,媒体报道,无锡市政府向江苏省19家省级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千亿元,常务副省长出席了贷款仪式,据说此事经过省长,无锡市常住人口610.73万,人均借债1.6万元,现领导由省里空降到无锡,烂摊子省里不帮怎么办?
网上评论,若以市场经济的标准衡量,无锡当局已经资不抵债,事实上已经破产。
政治上施行暴政 党纪国法 形同虚设
无锡是法外授权,国中之国。称为无锡“中南海”的政府办公大楼传说耗资几百亿到上千亿,上了亚洲邮展的邮票,公然对抗中央,打了中纪委(不敢处理)一记响亮的耳光。
杨卫泽因与某人私交,就把崇安区各街道下设的“综合服务中心”变为公务员编制,多开支财政几个亿。
震球服装厂将合同制工人转为劳务派遣,职工上访,劳动部门宣称此类情况无锡有50万。
无锡拆迁更是血雨腥风,前有流氓,后有警察,鼋头渚暴力拆迁,杨卫泽亲自坐镇指挥,上千人冲击百姓住宅,如同日寇扫荡;《财经》报导无锡隧道班车焚烧致死24人,实际死亡更多,造成中国最大的拆迁伤亡案;沈果冬举报无锡“中南海”和违法暴力拆迁,杨勃然大怒,被冤判10个月;河埒口拆迁炸死警察一案,违法犯罪的拆迁公司毫无责任,受害人精神病患者徐国新被判死缓死在监狱;在法院工作的朱建新房子不在规划内被强拆,夫妻多次遭到警察等人殴打;黃民菊丈夫在恐吓中病情加重死亡,强拆后警察等随时撬门入室,酷刑殴打;这类事例实在太多太多,举不胜举,可参阅《无锡拆迁运动残暴真相》!!!
江苏省在无锡创新的基础上制定了苏公通[2008]120号文件《关于依法处理进京上访违法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办法制学习班的名义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王荣到深圳后依葫芦画瓢也搞了个类似的文件,立即遭到抨击,新华社专门发表了评论文章《严惩“非正常上访者” 深圳涉嫌越权》。但是,在深圳胎死腹中的文件,在无锡却实行至今。深圳搞了个25年连续工龄享受医保征求意见,受到90%的反对;无锡不需要听征,30年享受医保。
宪法法律形同虚设,一切用暴力摆平,公民成了亡国奴:如:一、对公民的行政诉讼请求不立案,仅2009年,群众三次到最高法院集体上访要求行政诉讼立案,惊动中外,仍不立案 ;二、枉法审判,法院无视事实或用地方政府文件代替法律进行判决;三、滥用权力抓捕诉民,为了驱散在无锡市中院门口要求立案的群众,法院伙同警方在法院门抓捕要求立案的群众,创世界之最;四、法院成了犯罪分子的保护伞。河埒口拆迁大规模打砸抢,群众上千人上街抗议,交通阻塞,因拆迁公司暴行造成炸死警察爆炸案,精神病患者(有省级司法签定)被判死缓,而暴力犯罪的拆迁公司却享有司法豁免权;五、司法与行政合署办公, 2011年底,无锡法院贴出“公告”,将人民法院涉及征地拆迁纠纷案的立案信访接待室变更至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然将法院与政府合二而一,法院彻底沦为政府的附庸。
发展上搞大跃进 弄虚作假 巧取豪夺
薄熙来雇佣200多文人为其鼓吹,杨卫泽请学者写《无锡经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探讨》,挂吴儆链名。书标榜2005年后无锡经济进入一个显著的发展时期,这恰恰是杨卫泽来无锡后搞卖地经济疯狂大跃进时期。无锡新区原来的规划是5、45平方公里,2006年扩张到220平方公里。城市化变成造城运动。杨规划无锡五城,光太湖新城就173平方公里。市政府办公大楼工程,整个华庄可耕地24000亩不复存在。滨湖区政府大楼假借“三创载体”的名义,圈太湖风景区几千亩良田,拆二个自然村。设计至少100年的无锡第一人民医院使用七年拆除。周山滨汽车站耗资一亿多刚启用一年就扒掉。无锡益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是“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首批十家“江苏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因影响美观,投资近3个亿的项目运行不到两年拆除。近郊除了湿地公园,就是成片荒地,只有战乱才有如此荒芜境象。由于拆迁,大量企业外流,仅安徽郎溪一地就有无锡企业700多家,不少是高新技术企业。无锡原是鱼米之乡,稻田是湿地生态之最,毁田造园投入大量养护费,平时几成无人区。
杨卫泽标榜科技创新、鼓吹“超常规政策和措施培育壮大新兴战略性产业”,说穿一钱不值,一是弄虚作假,二是政府买单。国家工业设计园是开发商在饭桌上聊出来个点子,到科技部攻关搞了块牌子,当初就大厅里搞个展区,真正的工业设计企业只二、三家,实际是座写字楼,领导来参观就叫其它企业关门。惠山历史文化街区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当地媒体报道称惠山老街保留着江南古街的历史风貌,传统民居密集,原住民达80%以上,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无耻的谎言,原住民都赶走了,为此不惜纵火制造冤案。有钱能使鬼推磨,国家部委办照样搞定。
530计划同样是用纳税人的钱堆政绩。有人批评“530计划”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凡可行的设想都可以拿到风险投资,失败的话不加追究。”专家指出,“530计划”的成功率很可能不足10%,指斥“530计划”这样拿未来20年的财政投资出来的繁荣景象,是一种对未来的不负责任。杨执政下的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只是装门面,效益不如传统企业,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数字注水,借债发展,拆迁掠夺。
苏南模式的特点是乡镇企业,杨卫泽呶呶嘴,集体经济化为乌有。金星村通过改制瓜分集体资产,以江苏新纺集团为例,原乡政府文件,评估总资产为5、3343亿,净资产为2、2644亿;8天后又出了一个文件,总资产缩为3、1757亿元,净资产缩为0、1776亿元。村委主任以村委的的名义把缩余的净资产无偿提供给改制后的企业,换取98、79万元股份,由干部按职务分配。村资产量化分配中有30个假名,分得资产958、154万元。群众凭股权证每年分红百来元,他们到政府上访要求对资产、经营状况信息公开,
无锡率先实现现代化已演变成了不顾一切透支、掠夺民众的大灾难,请中央救命啊!!!区长搬出律师,你们的股权没经过工商登记,不适用公司法。上访到纪委,纪委说如国资要抓几十个人,集资不管。远郊的友谊村更荒唐,连股权证的形式都不需要,它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点单位,集体资产并无转制,大的厂有化工、冶金、船厂,小的企业有十几,共四、五亿的资产糊里糊涂没有了。失地(许多地国家并无征用,地方政府收上去,)农民只给3年到10年的社保工龄,40岁以上60岁以下的自己交纳5年社保金办社保,60岁以上的每月只给400多元的保养金,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被全部侵吞!这是无锡的缩影,,华西村如无吴仁宝,也会陷于同样的命运。

人民币汇率与经济软着陆(续一)

人民币汇率与经济软着陆(续一)海宁 
2012年7月27日

 
人民币汇率趋势与人民币资产溢价/折价的关系,前文已经论述过了。
人民币汇率与经济软着陆(硬着陆?)

2012-04-20。 中国资产价格的油门和刹车之二:台湾经验

2012-03-20

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货币增量的变动情况
  基础内容上文已经说过了,不再重复。
 
下图的数据更新到2012年6月(央行网站地址: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kuangjia.htm?id=2012s04.htm)
至于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的数据,是根据数据拟合而来。数据拟合是否正确,还有待未来验证从数据拟合看,很明显2012年7,8月份是个拐点。(2008年1月附近,2011年3月附近则是两个顶点)。从历史走势看,还是中国股市对外汇占款特别特别敏感。楼市对外汇占款增加敏感,对外汇占款增量下降倒不大敏感。











NDF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贬值预期

  
我们关注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贬值趋势。去年9月份以来,NDF市场除了今年1,2月份外,基本上对人民币没有什么升值预期。事实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年来轻微贬值了1.4%左右。



http://www.bloomberg.com/quote/CCN12M:IND/chart







中国经济软着陆

  
很多迹象和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软着陆过程之中,这得益于欧美经济也不那么好,资产回报率不高,对资本没有像90年代末期那样形成巨大的吸引力。软
着陆的一大负面迹象是中国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不论是实业,股市,还是楼市,甚至是原材料资源产品;软着陆的一大正面迹象,就是中国经济,就业虽然下滑,
总体
算平稳,企业求人/劳动者求职比,没有大幅度下降。软着陆的一大明显不公,是宏观层面,一些地方财政虽然叫苦,但是财政收入并未大幅度下降,2012年上
半年还是增长了近10%,要知道2011上半年的基数是非常高的,而除却银行之外的各个行业的企业利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人民币汇率与资产溢价/折价

  
谁都知道,分割的市场,有价差是正常的,价差长期存在也是正常的。


  
也许是巧合,央行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4月16日)后,近3个多月以来,A股价格向H股靠拢的股票不少,比如比亚迪,潍柴动力等。如果人民币继续没
有升值预期/潜力,那么A股价格向H股靠拢,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种靠拢仅仅是前期溢价的消失。当然,“靠拢”并不意味着等价。分
割的市场,有
价差是正常的,只是这种价差可能因为人民币缺乏升值潜力而缩小

  
2001年上半年,曾经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政府宣布B股将在2001年6月份向国内股民开放后,B股在不到半年内井喷式暴涨近200%。

  
与股市几乎跌向冰点相比,中国楼市总体依旧坚挺无比。但是在外汇占款增量如此少的情况下,楼市大涨也没戏。



A股和H股溢价/折价表(负数表明A股股价低于H股)2012.07.27




名称
代码 人民币现价 香港代码 港币现价 AH股溢价
招商银行 SH600036 9.75 HK3968 13.92
-14.19%
宁沪高速 SH600377 5.07 HK0177 7.17
-13.37%
中国铁建 SH601186 4.79 HK1186 6.75
-13.06%
海螺水泥 SH600585 14.40 HK0914 20.05
-12.01%
中国平安 SH601318 44.49 HK2318 60.05
-9.23%
中国南车 SH601766 4.20 HK1766 5.60
-8.12%
中国神华 SH601088 21.71 HK1088 28.40
-6.35%
中国中铁 SH601390 2.61 HK0390 3.35
-4.55%
建设银行 SH601939 3.93 HK0939 4.94
-2.54%
农业银行 SH601288 2.48 HK1288 3.07
-1.03%
青岛啤酒 SH600600 35.95 HK0168 44.05
-0.01%
交通银行 SH601328 4.22 HK3328 4.99
3.61%
民生银行 SH600016 5.85 HK1988 6.90
3.87%
工商银行 SH601398 3.72 HK1398 4.24
7.49%
中国太保 SH601601 22.12 HK2601 24.90
8.83%
中国人寿 SH601628 18.90 HK2628 21.15
9.48%
中国石化 SH600028 6.11 HK0386 6.80
10.08%
中信证券 SH600030 12.21 HK6030 13.12
14.02%
中国银行 SH601988 2.72 HK3988 2.91
14.51%
中国石油 SH601857 8.89 HK0857 9.50
14.65%
上海医药 SH601607 10.93 HK2607 10.88
23.08%
鞍钢股份 SZ000898 3.71 HK0347 3.65
24.53%
潍柴动力 SZ000338 23.00 HK2338 22.60
24.68%
中信银行 SH601998 3.86 HK0998 3.75
26.11%
中国国航 SH601111 6.00 HK0753 5.52
33.17%
中联重科 SZ000157 9.39 HK1157 8.59
33.92%
中兴通讯 SZ000063 11.48 HK0763 10.30
36.55%
南方航空 SH600029 4.35 HK1055 3.87
37.71%
广深铁路 SH601333 2.74 HK0525 2.40
39.87%
中煤能源 SH601898 7.57 HK1898 6.62
40.09%
皖通高速 SH600012 3.87 HK0995 3.36
41.11%
比亚迪 SZ002594 15.13 HK1211 13.08
41.71%
华能国际 SH600011 6.84 HK0902 5.64
48.58%
马钢股份 SH600808 2.03 HK0323 1.60
55.44%
中海集运 SH601866 2.50 HK2866 1.95
57.07%
江西铜业 SH600362 21.83 HK0358 16.90
58.25%
深高速 SH600548 3.62 HK0548 2.78
59.53%
中国远洋 SH601919 4.40 HK1919 3.29
63.85%
中海油服 SH601808 16.30 HK2883 11.82
68.95%
四川成渝 SH601107 3.26 HK0107 2.36
69.23%
中国中冶 SH601618 2.30 HK1618 1.64
71.82%
东方电气 SH600875 16.00 HK1072 11.40
71.95%
中海发展 SH600026 4.56 HK1138 3.20
74.58%
晨鸣纸业 SZ000488 4.00 HK1812 2.80
75.02%
东方航空 SH600115 4.14 HK0670 2.73
85.79%
紫金矿业 SH601899 3.74 HK2899 2.41
90.12%
上海电气 SH601727 4.28 HK2727 2.73
92.07%
兖州煤业 SH600188 18.69 HK1171 11.24
103.72%
华电国际 SH600027 4.20 HK1071 2.33
120.84%
广州药业 SH600332 25.19 HK0874 13.96
121.07%
XD大唐发 SH601991 4.91 HK0991 2.67
125.30%
大连港 SH601880 2.92 HK2880 1.56
129.32%
中国铝业 SH601600 6.05 HK2600 3.09
139.87%
北辰实业 SH601588 2.78 HK0588 1.38
146.80%
金风科技 SZ002202 6.21 HK2208 2.54
199.53%
新华制药 SZ000756 4.94 HK0719 1.85
227.14%
S上石化 SH600688 5.67 HK0338 2.04
240.51%
ST 科 龙 SZ000921 3.63 HK0921 1.26
252.95%
ST北人 SH600860 4.79 HK0187 1.65
255.66%
广船国际 SH600685 13.90 HK0317 4.77
257.01%
重庆钢铁 SH601005 2.65 HK1053 0.90
260.73%
创业环保 SH600874 5.14 HK1065 1.73
264.00%
昆明机床 SH600806 5.10 HK0300 1.71
265.39%
*ST东电 SZ000585 1.85 HK0042 0.62
265.56%
经纬纺机 SZ000666 11.35 HK0350 3.65
280.97%
南京熊猫 SH600775 5.36 HK0553 1.60
310.42%
山东墨龙 SZ002490 7.43 HK0568 1.89
381.63%
洛阳玻璃 SH600876 5.33 HK1108 1.33
390.97%
S仪化 SH600871 6.70 HK1033 1.48
454.62%

硅谷亿万富翁泰尔:在我眼中苹果不值一提

北京时间7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硅谷亿万富翁之一,彼得·泰尔(Peter Thiel)是一名信奉自由意志的未来主义者。此刻,他正从口袋里掏出iPhone,并说道,“和阿波罗太空计划相比,我认为它不算是一项技术突破的产物。”
泰尔是一名职业套保基金人,同时在经营一家风投企业,此刻正在位于帕洛阿尔托最热闹地段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的Café Venetia咖啡馆等候区等位。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是硅谷科技产品发布的前哨港。放眼望去,这家咖啡馆的客人都是一些使用苹果设备、穿着不太讲究但精神饱满的人,他们的讨论话题都离不开自己的创意点子和风险投资。十年前,泰尔就在这家咖啡馆的同一个位置和朋友艾伦·马斯克(Elon Musk)见面讨论PayPal,最终决意让这家在线支付公司PayPal上市。在上市不久后的2002年,PayPal以15亿美元的价格被eBay收购,而泰尔也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500万美金。
彼得·泰尔
泰尔的大部分产业几乎都设立在Café Venetia附近。PayPal最初的办公室就在离这条街只有5个街区的一家自行车商店上层。街对面就是大学街156号,即Facebook最早的办公总部。2004年夏季,泰尔为哈佛辍学生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投资了50万美元,这是Facebook获得的首笔外部投资,这次投资为他赢得了7%的Facebook股份,并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如今他的股份估值为15亿美元。搬入Facebook办公室旧址大学街156号的是帕兰提尔技术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旗下软件能够辨别出信息流细微不同的模式,从而帮助政府机构追踪恐怖事件、欺诈行为等犯罪活动。泰尔是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为此投资了3000万美元。现在这家公司市值为25亿美元,泰尔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可以这么说,泰尔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技术创投人。
信息时代为泰尔带来了巨大财富,但是他仍然对此失望。他认为,互联网技术革命没有创造充分多的就业岗位,也没有提升制造业水平和社会生产力。一个个虚拟世界的创新并不能取代现实世界的技术进步。他认为,“互联网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是影响并不大。苹果是一家创新型公司,但是我认为它更着重于设计上的创新。” Twitter用户很多,但是为其工作的美国员工却很少。“虽然未来十年将有500人获得就业保障,但是这个数字对于整体经济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民众未来一二十年生活标准。”不过,泰尔认为Facebook“从整体上考量是成功的。”因为Facebook从根本上瓦解了社会结构,以至于在中国遭到禁止。这就是泰尔对社交媒体时代所做的大部分评价。
泰尔甚少更新自己的Facebook页面。他也“不习惯使用BlackBerry、iPhone或者电子邮件这类东西。”甚至直到一年前,他才开始发短信。他拥有一台跑车,但是却不是很精通车上的语音识别系统。他在旧金山海滨区有一处价值700万美元的住宅,并在毛伊岛购置了一套价值2700万美元的海景房,但是他却认为硅谷越来越高的房价并不能说明它的进步,而只是“人们很难跟上它的步伐”。在Café Venetia从来都是人满为患,大学街其他店铺也一样,这让附近的房价也高得让人瞠目结舌。硅谷的繁荣,不过是又一个精英们狭隘思考的产物。
泰尔出身中产阶级,并持有斯坦福和斯坦福法学院的学位,曾经就职于美国上流阶层的纽约律师所,还在华尔街投资银行工作过。目前,他有两名助手和一位厨师,阅读的书目有些晦涩难懂,是列奥·斯特劳斯(Leo Strauss)的哲学著作。他厌恶所谓的精英阶层,认为“精英阶层总会有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以乐观的态度来曲解事实。如今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了。如果你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你的收入排在全国前10%的位置,可以预见接下来20年你的生活将是一帆风顺。到60年代晚期,你会去一家不错的研究所就读,70年代晚期就可以在华尔街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后你还赶上了经济大繁荣。这是一个61岁老人艰苦奋斗的励志故事。可是,并不是每个美国人都有这样顺风顺水的人生。其他的同龄人的故事并不是这样。”
泰尔虽然质疑互联网的重要影响力,但是却同样关注着技术的发展,事实上,他对技术很着迷。他认为,曾经发明了现代流水线作业、摩天楼、飞机和个人电脑的美国,现在却失掉了对未来的信仰,对此他很悲哀。泰尔认为,如今的美国是各种小打小闹的电子科技玩意儿的天堂,却忽视了科技改变世界这样更加壮阔的理想。他怀念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在那个美国科技普及的全盛时期,对未来世界发展各种可能性的讨论成为人们日常对话的常见主题。泰尔深受《美国之挑战》(The American Challenge)这本书的影响,本书由法国作家薛文·舒瑞伯(J. J. Servan-Schreiber)所著,出版于1967年,是一本享誉全球的畅销书。舒瑞伯提出,美国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和教育将把世界上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头,并预言了2000年后工业时期的美国乌托邦社会。那时,时空将不是沟通的壁垒,人们收入差距将缩小,电脑将解放全人类,“一周将只需工作4天,每天只需工作7个小时。一年中将有39个工作周和13个假期周…所有这些将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
那个时代,《杰森一家》和《星际迷航》风行,很多美国人都坚信不用太久遨游外太空将会变成平常事。人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产生了一些奇思妙想:修建水下城市;变沙漠为森林;发明机器人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改造旧金山湾成为两个巨大的淡水湖,由大坝隔断,堤坝上修建多条高速公路。那个时期小孩子都徜徉在科幻世界的海洋,他们的心中装着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和克拉克等科幻作家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科幻世界似乎比现实世界都更加真实,并最终将取代现实。
泰尔认为,人们对未来热情的退却始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自此,我们放慢科技发展的步伐。今天,60年代的科幻小时看起来就像是从遥远的年代穿越而来的古董。“从科幻小说的衰落我们也可以看出未来主义理念的瓦解。如今的技术要么就没用要么就是对社会不利。1970年的25篇最佳科幻故事选集中都是类似‘带我的机器人朋友月球漫步’这样的故事,而到了2008年,则变成了“在由原教主义者穆斯林联盟统治的银河系,很多人猎杀行星,并以此为乐。’”
在泰尔创办的风投企业Founders Fund网页上有一篇《宣言》,“曾经我们想要的是飞行汽车,而不是短短的140个字符(指微博)。”他认为,是想象力的丧失导致了美国制造业崩溃、工资停滞不涨到金融业的过度膨胀等诸多问题。他说,“这些改变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却不是进步。”
关于成长和进步,泰尔也有亲身经历过的故事。他的故事开始于黄金时期末期(1967年),地点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一岁时,因为父亲克劳斯(Klaus)的缘故举家搬迁到美国的克里夫兰。父亲克劳斯多次跳槽于几家大型的工程企业,因此全家也跟着去了很多地方,比如南非、纳米比亚等多个国家。泰尔先后在7个不同的地方上过小学。最终在五年级时他在旧金山湾福斯特市稳定下来。早期的成长环境让泰尔充满了自信、聪明,也独自享受着孤独。他是一个数学天才,也是一位象棋高手,在他的棋具上贴着的人生格言“生而为赢”。青少年时期,他最爱的读物是“指环王”,他也反复阅读这本书。之后,他喜欢索尔仁尼琴和兰德的作品。高中时期,他开始信仰自由意志主义,甚至成为自由意志主义的极端信徒。
泰尔现年44岁,我们不难想象他的青春期到底是什么样的。他走路的姿态稍稍前倾,身体对于他来说就是负担一样。他有一头红褐色头发,鼻子高挺而丰满,一双漂亮的蓝眼睛,洁白的牙齿。他爱穿T恤和拖鞋,喜欢和朋友在咖啡馆聚会。在电影社交网络中有提到他,对于那个出镜34秒的泰尔扮演者,他认为扮得太老,他本人更年轻,电影中的扮相更像是投资银行家的装扮。如同21世纪的大多数富有人物一样,他拥有很多奢侈品,但是他仍然没有养成奢侈消费的习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嗓音,深邃而扁平,仿佛有金属卡在喉咙。在思考的过程中,他可能被思绪卡住而陷入沉默,或者会结结巴巴地说上40秒,“我想说,嗯,它是,嗯,你知道,它是,是的,我基本同意-我基本-我基本上同意这点。我不-嗯-我不-嗯-存在一种无功利性的政治观点。”泰尔从来不中伤别人,也不说人八卦,很少开玩笑,却乐意为别人的玩笑捧场。私下里,他为人坦率,同时让人难以捉摸。你可以向他提出任何问题,他会事无巨细一一解答,但是他都会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回答,以至于你很难弄懂他到底在想什么。
说起泰尔最亲近的朋友,得要追溯到PayPal早期(90年代晚期),或者说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斯坦福求学时期(80年代末)。他们俩在很多方面都很相像:都是男性、保守派、在数学和逻辑思维领域都具有极强天赋。他们的友谊在一次次的抽象辩论中逐渐加深。泰尔的这位朋友就是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他于2002年离开PayPal ,现在经营着一家商业社交网络网站Yammer。两人在斯坦福求学时期结识,那时候俩人都是学校一个吃货俱乐部的成员。俩人讨论的主题非常广泛,包括进化论、自由意志哲学、人择原理(人择原理认为,某程度上是因为这样的宇宙才允许类似人类的智慧物种存在,才有可能会有生物意识到有宇宙这个概念)。“他总能在5分钟之内驳倒你,就像下象棋一样。他是一名自由意志主义者,但是他也会问类似‘核武器交易市场的存在合法吗?’这样的问题。他总是深入的挖掘论点,并找到你的漏洞。他喜欢赢。”
1998年夏季,刚刚来到旧金山区的23岁乌克兰程序员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在斯坦福大学听了一场泰尔关于货币交易的演讲。第二天,他们在帕洛阿尔托见了面,他们希望打造一个电子支付系统,让电子商务交易变得简单、统一和安全,这就是日后PayPal的雏形。列夫琴说,“我喜欢结交聪明的人,我发现自己喜欢和泰尔呆在一起。”在开发第一款PayPal模型时,俩人总是拿出古怪刁钻的数学题,希望难道对方。列夫琴表示,“就像是情侣之间古怪的取悦方式一样,这是我们这种怪人取悦彼此的一种方式。”
2005年,泰尔与埃利泽·尤德考斯基(Eliezer Yudkowsky)相识于前瞻协会(来自帕洛阿尔托的纳米技术智囊团)的一次聚餐上,后者是一名人工智能研究师。两人辩论的主题是,在股票市场,是否可以避免技巧,是否愚蠢的反面就是智能。尤德考斯基说,“我记得,我们之间的辩论非常愉快,触及的知识面极其广泛,这种体验只能在IQ测试时才可能有。”
在硅谷,极少有人能够像泰尔一样,既能在商业版图上驰骋,又在哲学上有广博见识。他不遗余力、克服重重困难打造PayPal,目的就是为了发明一种全新的可以脱离政府控制的在线货币。(虽然PayPal在商业上成功了,但是却没有实现自由主义意志的理想。泰尔把这次失败归因于911之后人们担心恐怖主义者会利用电子货币系统)。在斯坦福求学期间,泰尔深受法国哲学家勒内·吉拉尔(René Girard)的影响,吉拉尔认为人类有“趋同欲望”(mimetic desire),即有学识的人想要同样的东西,这可以用来解释各种社会冲突和社会暴力。想象一下在各个方面,人们像动物群落一样扎堆,这是多么让人不安啊!趋同理论会让不得不思考这个事实,而这个事实却基本上被隐藏和屏蔽掉了。作为一名创业者兼投资人,我总是试着做些逆向投资,反对随大流,在一些鲜有人关注的领域寻找机会。”
泰尔敞开怀抱接纳新事物,他的朋友们对此评价是知识分子的古怪性格。艾伦·马斯克(Elon Musk)离开PayPal后创建了私营太空公司SpaceX(主要制造低成本的火箭和太空飞船)和电动汽车制造公司Tesla,他对泰尔的评价是,“他从不墨守成规。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拥有不受限制的批判性思维。大家不是通过类比思考就是随大流。泰尔更喜欢以第一性原理来看待事物。我也是一个自由意志主义者,但是泰尔是一名更加彻底的自由意志主义者。”
不过,在个人性格上,泰尔有些缺陷。他像一个早熟的少年,总是对世界充满着不安。有一位认识他十多年之久的人说,“他非常理性,我不知道他对于人类感性情感的重视程度。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有任何情感表露。感性确实不是他人格中最为发达的一部分。他身上有很多矛盾和冲突的元素。” 他既是同性恋者,又是一名基督徒,这两个事实他不会在公共谈话中透露,也不会在私下里说起。虽然他喜欢和人竞争,但是他却很讨厌冲突。身为PayPal的CEO,他通过授权的方式避免了人员管理过程中的人际摩擦。他雇佣的人都是思维相似的朋友,因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在是太难了。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是泰尔的另一位朋友。雷德和泰尔也是斯坦福的校友,那时候俩人就在财富创造中个人和社会哪一个更重要展开过辩论。泰尔常常引用撒切尔夫人的一句话,“根本就没有社会这样的事物,有的只是独立的男人和女人们。” 霍夫曼比泰尔更左倾,反驳道,财富组成社会的结构。1997年,霍夫曼把自己信仰的这种社会理念付诸实践,推出了一个在线交友服务SocialNet,泰尔称之为“第一家社交网站公司”。虽然用户最终接受了这种虚拟的在线身份,但是大部分人并不想以这种方式在线联系。后来,这个模式失败,霍夫曼随之加入了PayPal董事会,成为公司对外关系副总裁。
2002年,PayPal 被eBay 收购,泰尔开始涉足投资领域。他设立了避险基金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 ,自己私人注入了1000万美元。2004年夏季,霍夫曼(那时候他刚刚创建LinkedIn)和硅谷顽童肖恩·帕克(Sean Parker)把泰尔引荐给了扎克伯格,当时扎克伯格正在为Facebook寻找主要投资人。泰尔总结,在大部分同类公司都失败的情况下,Facebook却成功了。他觉得,这笔投资可以算是自己对朋友霍夫曼哲学争论上的让步。“尽管如此,我仍然坚持认为,如果一个社会被极权主义统治,或者极权主义统治一切的社会是病态的。如果我过去就是一名彻底的自由意志主义者,那么我不会投资Facebook。”
Clarium就像是一颗坠落在对冲基金领域的陨石。泰尔和同事们开始实践逆向投资的理念,当其他人都在抛售的时候,他们购买了日本政府债券,当其他人都能源业时,他们却大量买进,因为认为石油资源正要耗尽。他们还发现了美国房产市场日益增长的泡沫。2008年夏季,Clarium资产超过70亿美元,六年之内增长了七倍之多。泰尔在投资业界名声鹊起,被誉为投资天才。同一年,美国自由意志派杂志《Reason》采访了泰尔,“我乐观的相信,即使政治是反自由意志主义的,但是这正是世界变得更加自由意志主义化的体现,可能它只是事物变得更好的体现。”2008年9月,Clarium把大部分的业务转移到了曼哈顿地区。
也就在2008年9月末,金融市场崩溃。Clarium基金开始亏损,逆向投资成为泰尔的敌人。他一直在买进股票,因为他相信会有国际资本介入来稳定全球经济,可是股票却一路狂跌。2009年,他卖空股票,后来股票却上涨。投资人开始收回投资。一些投资人开始抱怨,虽然泰尔有不错的点子,但是却不会把握时机,也不会处理风险。甚至有一名最大投资人说Clarium基金就像是为了泰尔搞个人崇拜而设立的,里面的员工都是一些年轻的文化人,他们敬畏老板泰尔,模仿他的政治主张、国际象棋下法,以及像他一样鄙视电视节目和体育活动。Clarium继续痛失血本。2010年中期,泰尔关闭了纽约办公室,把Clarium搬到了旧金山地区。这一年,Clarium市值只有3. 5亿美元,其中2/3属于泰尔本人,这也是他所有的流动资金。“Clarium对于泰尔来说是公司也是家。他十分善于和人竞争,在2008年夏季差一点就跻身于世界级别的对冲基金领域,成为约翰·鲍尔森(John Paulson)这样的对冲基金大师一样的人物。不过,很可惜他错过了,”泰尔一位同事如是说道。
泰尔第一次遭受职场上的失败,但是他却坦然处之。他没有因为失败而搅乱整盘棋局。不过,随着个人财富的减少,泰尔开始秉持一种悲观论调,那就是科技发展速度正在逐渐放缓。他开始相信,没有新的技术革命,全球化进程将会放慢脚步,这将会导致更多冲突和矛盾,可能会是世界范围内的冲突。
泰尔和帕克以及其他四人一起经营着一家Founders Fund基金,此外,泰尔全身心投入力量到几个有风险的项目上,这些项目与其说是为了经济回报,不如说是为了乌托邦似的梦想。他还注资在纳米技术、外太空探索和机器人研制上。他成为奇点研究所(Singularity Institute)的主要捐助人,这个智囊团机构由他朋友尤德考斯基联合创办于2000年,之所以注资于这家公司是因为泰尔相信,比人类更加智能的电脑将比其他任何技术都能更快速地提升人类的生活。一直以来,这家机构致力于打造一种机器,这款机器可以制造比本身版本更加智能化的机器,同时也确保这种智能化爆炸技术能够“对人类保持友好”。泰尔还为Methuselah Foundation投资了350万美元,这家机构致力于抗衰老研究。他是海洋家园协会(Seasteading Institute)早期捐助人,海洋家园协会是一家基于自由意志主义的非营利性机构,由Google前工程师和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孙子创建于2008年。Seasteading意即海洋家园,是指在漂浮在国际水域的新国家,住在这个水上社区的公民可以不受任何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创生一个极简主义形态的政府,以此刺激现存的社会政体在竞争的压力下进行改革。泰尔对这个点子很着迷,并且为此项目捐助了125万美元。
对于科技正放缓发展步伐,泰尔的答案是,那些企业主力量太过单薄,也过于鲁莽,被发展的憧憬蒙蔽了双眼,以至于忽视了了无知大众的需求。2009年,泰尔在卡托研究所网站上发布了一篇文章《论一名自由意志主义者的养成》(The Education of a Libertarian)。他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自由意志主义者伟大的任务就是逃离政治的所有束缚形式,从极权主义、原教旨主义到盲信的所谓社会化民主…目前我们正处于技术和政治殊死搏斗的时代…世界的命运取决于某个人的努力,取决于某人是否建立和传播自由主义的理念,让这个世界更好地适宜于资本主义发展。显而易见,这里的“某人”是指谁。
这是硅谷一个平常下雨天,泰尔身着风衣和牛仔裤,驾着深蓝色的奔驰SL500,正在101国道和海湾之间寻找着某个工业园区。他要找的地址是一家致力于抗衰老研发的叫做Halcyon Molecular的公司。泰尔是这家公司最大的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此刻他开车前往此处,可是并没有系好安全带。“我总是在系还是不系安全带上摇摆不定,”他说道。
我问他为什么会犹豫。
“心中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赞成一方认为系上安全带会更安全,反对一方则认为,如果不系安全带将会更加小心的开车。”他来了一个左转弯,然后系好了安全带。他说,“经验告诉我,如果系好安全带,同时也小心地驾驶,那是最为安全的,我是认同这个观点的。”
泰尔讲述了他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的故事。虽然这件事发生在他9岁时,可是这件事如同发生在今早一样历历在目,那时候,他正坐在父母在克里夫兰公寓里的牛皮地毯上。他问父亲这些地毯是从哪儿来的?父亲告诉他是取自于牛身上。他问,牛怎么了?父亲答道,牛死了。他又问,这是什么意思?死亡是什么东西?父亲告诉他,所有的牛都要面临死亡。所有动物和所有人类都要死的。“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郁闷的一天,”泰尔回忆道。
他从来没有停止过烦恼。甚至成年后,他对死亡还是无法释怀,或者对他所谓的每个人都将无法避免死亡的想法无法释怀。泰尔认为,对于数百万人来说,接受死亡的必然性意味着必须忽视和刻意遗忘它,这是民众自己发展的一套生存哲学。泰尔把死亡看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早解决越好。在现有的医疗研究水平上,他希望自己能够活到一两百岁,这是他在综合考虑现在最长寿命可能性折中后的结果。
2010年,他在Founders Fund的另一位朋友兼合伙人卢克·诺斯克(Luke Nosek)告诉泰尔,有一家生物技术初创公司正在进行一项研究,即通过一种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读取整个人类基因组DNA排列顺序,其发展前景是让医生快速地了解患者基因组成,而成本只需一千美元。Halcyon Molecular公司的目标就是彻底改善遗传病检测和治疗的质量,泰尔决定通过Founders Fund为其进行首次注资。他注意到Halcyon年轻的科研者们充满了天份和热情,因此当他们问他是否能够提供5万美元注资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为Halcyon第一轮融资投入了50万美元。
泰尔最终找到了Halcyon公司的办公室地址,停好车后,他匆匆忙忙地进去了。在过道里,有一组海报上写有“如果给我们更多时间?”还有一张未来主义图书馆的图片,一排排巨大的书架,标题是,“129864880部名著,你能读多少?”会议室正举行全体会议,大约有40个与会人员,大部分年龄都在二十到三十岁左右。他们轮流进行幻灯片展示,创始人威廉·安德雷格(William Andregg)偶尔会提出问题。安德雷格28岁,是个瘦高个儿,身着工装裤和一件皱巴巴的衬衣。当年他在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读大学的时候,有一天他写了一个清单,上面列出了人生中想要做的事情,其中包括去太阳系之外旅行。他后来意识到,如果人类寿命不能延长,那么这个梦想完全不可能实现。为此他郁闷了好几周,之后,决定把“对抗衰老”列为清单之首。起初他并不太提到这个词,不过,泰尔建议把这个词作为公司的广告词,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很疯狂,但是其他人会被此吸引。
在这次会议上出现的专业术语,泰尔都能够应付得来。有一名员工的演示特别晦涩难懂,于是泰尔举起了手问道,“我知道提这个问题有些冒险,不过我想知道的是原型A的进展。”
“在今年初夏完成了50%,夏末时候完成了80%,”演示人员答道,他一手拿着激光笔。
“很好。”
我离开了一会儿,泰尔在他的黄色拍纸薄做了笔记。“把大原子(铂或金质)吸附在DNA上,因此它们就能在显微镜下显示出来。”
作为例行周会,几名员工做了一些关于个人的演示。Michael Andregg是威廉的胞兄兼公司的CTO,他展示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如下:
人体冷冻法,如果其他技术最终失败的话
玩闪躲球
自我提升
个人化的电子档案化
基于人工智能或者上传创建超级智能
“上传,”我后来知道,这是指用一台电脑来仿真人脑。
在出口处,泰尔开始为员工布置功课,公司每位员工须在下周一时列出自己所知的最为聪明的三个人。他对这个团队说,“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借助既有的渠道和网络打造一些东西。”这就是他创建PayPal的方法。“我们必须充满激情来创业,心中需坚信它一定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一旦到达拐点,老员工可能会为公司带来很多压力。”
下一站是另一个工业园区,离这里数英里之远。那是一家研制病毒性疾病诊疗技术的公司,他们通过构建一种“液态电脑”来实现这个目标,它装有数百个分子系统,能够处理基本信息。如果这个项目顺利的话,进入细胞内的液态电脑将能够辨别出有病毒的标记,通过短路操作消灭掉那些被标记的病毒细胞。目前尚不能透露这家公司的名字。公司有3名男性和3名女性员工,他们的办公室有点挤,在自己的小厨房吃三明治和喝葡萄酒,厨房底下是一间实验室,里面摆满了DNA合成器、流式细胞仪等设备和仪器。这一群人也是毕业于研究院,带点反叛性格的人,这正是泰尔所欣赏的一点。
布莱恩(Brian)是公司两名创始人之一,就在前一年,他还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攻读博士学位,在离他博士论文答辩的前13天,他的导师发现他正准备放弃学术研究转而创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布莱恩告诉我,“他当时非常生气,为我的博士毕业增加了一些困难。为此我得放弃,无法结业。”(当然,最终布莱恩还是获得了学位。)在布莱恩看来,改变世界最好的方法是创建一家企业,“激励每一名员工达成公司的目标。” D.J.是公司另一名创始人,他是斯坦福大学的辍学生。以他的经验,即使是最好的大学也能把有获得诺贝尔奖潜力的大学生打磨成安于现状的专家。
2010年6月,布莱恩和D.J.计划开车到匹兹堡,在那里他们的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创建一家企业。因为布莱恩的胞兄曾经在PayPal联合创始人列夫琴的手下做过实习,因此出发之前他们有机会和列夫琴进行了交流。列夫琴把俩人引荐给了泰尔,泰尔对他们说了一番话,“你们不应该把公司开设在匹兹堡,而是在硅谷。给我一周时间,我可以向你们证明我是对的。”最终俩人在硅谷创建了这家公司,同时获得了来自泰尔和列夫琴的投资。
泰尔认为,教育是美国经济的下一个泡沫。他把大学管理者比作是次贷经纪人,并把负债累累的大学生称作是发达国家的最后一批受契约束缚的工人,即使是宣布破产也无法获得自由。人们对待学位的追求非常盲目,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好学校,人们到处搬迁。大学教育变成非常昂贵的保险单,泰尔认为,证据就是创新止步不前。在经济萧条时期,教育成为了一种拼身份的游戏,“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教育的作用在减弱。”
批判高等教育很容易,它让学生负债多年,从而使他们走上自己不喜欢的职业生涯,比如进入法律和金融这些行业。拥有一个大学学位在如今这个阶层日益分明的社会变得异常重要。不过,泰尔想得更远,他不喜欢那种“大学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专业爱好”的整体论调。虽然通常大家都默认选择法学院,但是作为人文专业学生,会让人觉得不太理性。专业性的科学也很可疑,视野狭窄而保守,视野不会超过自己领域之外,更别提做出突破性的科技探索。最重要的是,大学不会教授你任何关于创业的知识。泰尔认为,那些年轻人,特别是有天赋的年轻人,应该在早期阶段就定制人生目标和计划,他特别欣赏那些有“创建科技公司”计划的年轻人。
泰尔想过要创建一所大学,但是最终他放弃了,因为觉得很难说服父母这所学校比常春藤和斯坦福更好。去年9月份,在飞回纽约的飞机上,他和诺斯克想到了一个点子,即为那些辍学创业有天赋的年轻人提供奖学金的计划。泰尔迅速开始着手实施这个计划,第二天,在旧金山举行的一年一度的TechCrunch Disrupt会议上,他宣布了泰尔奖金计划,为20岁以下的年轻人每人提供10万美元的创业资助。这个项目成为新闻头条,很多人批评泰尔此举是诱使年轻人抛弃学业转而去追求财富。他辩解道,赢得奖学金的人可以在项目结束后回到学校继续就读。的确可以,不过这种说法有点讨巧。他的野心不小,是想要从顶尖大学抢走一部分最好的学生资源。
Founders Fund、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和泰尔基金都位于旧金山要塞公园(Presidio Park)附近一栋现代风格大楼的四层,从这里可以眺望到恶魔岛和金门桥。卢卡斯影业(Lucasfilm Ltd.)总部就设立在公司的下层,第一层摆着达斯·维德和尤达的雕像。巧合的是,泰尔最喜欢的电影就是《星球大战》。
在访问生物技术初创公司之后,泰尔接下来该对50多名奖学金申请者进行面试了。第一位候选人是一名ABC,来自华盛顿州,叫做安德鲁·许(Andrew Hsu)。此刻,他正坐在有点昏暗的会议桌旁。这名19岁的天才带着一副牙套。 5岁时,他一直在解简单的代数问题;11岁,他和哥哥一起联合创建了一家非营利组织,世界儿童组织(World Children’s Organization),致力于为亚洲国家的儿童提供教科书和疫苗接种;12岁时,他进入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就读;目前,他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哲学博士课程,他希望能够开设一家公司,能够基于最新的神经学研究成果来制作教育视频游戏。“我的主要目标是瓦解传统教育和游戏领域,”他说起话来的感觉有点像泰尔。
泰尔表示,这个项目将能够吸引到很多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人,他们为觉得,“我不是在赚钱,而是在做好事,因此我们可以慢慢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而又很难做好的课题,比如清洁科技行业,就吸引了很多有天赋的人,他们相信自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他们工作不努力?” 安德鲁问道。
“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那么你的意思是,仅仅因为公司对教育领域的偏见,这就成为一个问题?”
泰尔回答,“是的。我们对于投资这类公司的偏见就是,你最终吸引到的将一些工作不太努力的人。这也是我认为这类项目最终无法成功的原因。”
安德鲁很快领会了泰尔的意思。“是的,但这是一个游戏公司。我并不把它称作是教育公司。我更喜欢把它说成是一家游戏公司。我想要招募的是一些充满热情的游戏开发者。因此,你说的那种不够努力的员工不在我的考虑之内。”
安德鲁最终将获得泰尔奖学金。同时获得奖学金的还有一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大二学生,他自从9岁开始就对如何解决能源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着迷,他曾经试图打造第一款永动机。(这名学生并不想透露自己姓名。)他告诉泰尔,“在两年内尝试了多次失败后,我意识到,即使永动机研发成功也没有什么用,因为成本太高。太阳供给地球源源不断的能源,但是我们没有充分的利用它。因此我开始着迷于探索节省成本的可能性。”
17岁的时候,他知道了光伏定日镜或者叫做太阳追踪器,是“一种可以把太阳直射光反射到一点的双路追踪镜片”。如果可以找到足够低廉的太阳能制热法,太阳能将比煤燃料更具有价格优势。在斯坦福大学,他就开设了一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的公司,但是学校拒绝把他的这个项目纳入学术成绩考评中。因此,他离开了学校,并且申请了泰尔奖学金计划。
我问他是否担心错失掉大学教育的某些福利。“我认为我将能在斯坦福大学之外获得最好的东西。我现在呆的这个地方叫做黑盒子,里面有多家创业公司。它离我学校只有12分钟的路程。因此,我觉得以后将是非常好玩的,因为这里离我们的办公室很近,还有热水浴缸和游泳池,然后我还可以在周末回学校探望我的朋友们。你不仅可以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而且还能以最佳方式保持着原有的社交关系。”
接下来是两位来自斯坦福的大一新生,创业人史丹利·汤(Stanley Tang,中文名汤玮锐)和程序员托马斯·施密特(Thomas Schmidt),他们想要开发一款移动应用QuadMob,它允许你在地图上实时定位最亲密的朋友。来自香港的史丹利说道,“你只需掏出手机就能知道朋友此刻的位置,知道对方是在图书馆还是在健身房。”他曾经出版过一本书,书名为《互联网界富翁: 14名互联网界百万富翁背后的故事》(eMillions: Behind-the-Scenes Stories of 14 Successful Internet Millionaires)。他接着补充道,“每个周五晚上,我都去参加派对,有时候你会和朋友们错过,因为他们可能去参加了其他的派对。所以,我总是会短信给朋友,‘你在哪儿,在干啥,现在在哪个派对?’之类的问题,一般我差不多会给10个好友发短信询问,这非常痛苦。”
当问及QuadMob如何能改变世界,他回答道,“它将重新定义大学生活,把人们联系在一起。一旦它拓展到校园生活以外,我们将重新定义社交生活。我们喜欢把自己看作是缩小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差距的桥梁。”
泰尔对此表示怀疑。因为有太多初创企业希望能从Facebook和Foursquare的夹缝中寻求新的创业模式。无疑,这很难把美国从科技发展放缓的泥沼中拯救出来。因此,QuadMob两名创始人申请泰尔奖学金失败了。
1992年,斯坦福学生基思·拉布伊斯(Keith Rabois)进行了一次旨在测试言论自由极限的行为试验,他在导师宿舍外面狂喊,“同性恋!同性恋!希望你们得艾滋死掉!”这次挑衅事件最终让拉布伊斯离开了学校。泰尔当时也在法学院,他身任斯坦福联邦主义协会主席兼《斯坦福评论》创始人,后者比臭名昭著的激进派刊物《达特茅斯评论》文化气息更浓厚一点。这次事件后不久,泰尔决定和好友大卫萨克斯一起合作写一本书,揭露校园里政治正确性和多元文化论的危险性。萨克斯说,“泰尔很早之前就想写这样一本书,过去你如果问我‘他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肯定会说,‘他将成为下一个威廉·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或乔治·威尔(George Will)。’不过,我们知道他想要赚钱,而且不是小数目。他就像是巴克利打算先成为亿万富翁,然后开始做学问。”
最终,《多元化神话》(The Diversity Myth)于1995年正式出版,这也是泰尔的唯一著作,比起巴克利所著《上帝和耶鲁人》(God and Man at Yale),这本书倒是更具有蒂尼西D'索萨(Dinesh D'Souza)的文风。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个又一个例子,来表明认同政治在校园内的过度盛行,并警告这种认同政治将导致美国走向偏狭,如果说不是集权主义的话。他把拉布伊斯事件看作是一个面临政治迫害时所展现出个人勇气的案例,他这样写道,“他的举动直接地挑战了我们最为根本的禁忌之一,即为同性恋行为和艾滋建立关联意味着,多元文化论者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之一可能增加他们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生活方式都合乎情理的。”
泰尔并没有告诉萨克斯自己性取向的问题。萨克斯回忆到,“那时候泰尔还没有出柜。”事实上,直到2003年泰尔才向自己的朋友公开自己是同性恋,那时候他35岁左右。他问朋友,“你知道有多少金融业的人会出柜吗?”他不想自己的性取向问题会对工作造成影响,他解释道。
虽然他从和不和别人讨论同性恋话题,但是泰尔表示,他希望自己从来没有写拉布伊斯的那次事件。他说,“在我脑海里,身份认同以各种细微不同的形式存在。我认为,同性恋者、黑人和女性对此都有深刻而不同的体会。我也认为,大家对此有夸大的趋势,把它上升到了意识形态领域。”但是,他十分反感所谓的政治正确性,他认为这种意识形态是十分狭隘的。《多元化神话》这本书如今可能会让泰尔有些尴尬,因为里面提及的校园内的政治正确性比起目前美国这个国家的诸多问题根本不算什么。
泰尔在一个基督教家庭里长大,他本人信仰基督教,不过,他形容自己的信仰“多少有点异端,”这和他信仰文化自由主义有关。他说,“我信仰基督。但我并不试图劝服其他人也保持和我一样的信仰。”(很难想象泰尔会针对其他话题说出这样的话。)索尼娅·阿里森(Sonia Arrison)是《100+》一书的作者,这是一本研究关于如何延长人类寿命的书。二人相遇于2003年,那时候泰尔正在就美国宪法的失败举行一场午餐演讲会。8年之后,俩人成为了好朋友,不过索尼娅表示并不了解泰尔的宗教信仰。她表示,“他从来都不会谈到这些。他认为我应该知道。他从来不会说起他信仰上帝。”
泰尔认为,信仰之于经验论就像是技术之于全球化进程。他解释道,“技术能够导致奇迹般的超自然创造,全球化则导致自然的均变演化。技术能够创造出本来不存在的新事物,而全球化进程则是不断地复制本已存在的事物。”对于拥有同性恋和基督徒的双重身份,泰尔表示,“很明显这让我变得很复杂,但是我仍然不喜欢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因为这种方式将意味着你必须放弃所有信仰。”
朋友们都认为,他的多重身份并没有对他最重要的理念产生影响。他本人也不喜欢分类贴标签,他自我解嘲道,“我能想到一些案例来说明人们是如何贴标签划分彼此的,但是我觉得那没什么意思。同性恋身份可能让你在某种程度上觉得自己是个不被社会接纳的局外人,关于同性恋有好也有坏。但是,它也会让你感到不自然。可能因为我有天赋且有点内向(而不是因为同性恋身份)才更加深了我这种局外人的身份。可能也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才变得这样。也许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局外人。”
“意识形态”是泰尔最讨厌的词语之一,另外一个词是“政治”。但是,泰尔早期在举办《斯坦福评论》刊物时也曾经积极地投身政治。他于斯坦福法学院毕业后,曾经担任美国联邦法官书记员的职务。后来,他先后向大法官安东尼·斯卡里亚(Antonin Scalia)和安东尼·肯尼迪(Anthony Kennedy)递交过最高法院书记员的申请,均告失败。日后在商业上的成功为泰尔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让他在美国共和党政治中产生了影响力。2008年总统竞选初期,他向来自德州的自由意志主义者代表罗恩·保罗(Ron Paul)进行了捐助;在普选中,他又对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进行了捐助。他还对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参议员吉姆·德明(Jim DeMint)和弗吉尼亚州的代表埃里克·康托尔(Eric Cantor)进行筹资,两位都是反政府的茶党领袖。
2009年,他为一个保守自由派组织捐赠了1万美元,之后,这笔钱被该组织用来资助年轻的激进主义政治家詹姆斯·奥基弗(James O’Keefe)。奥基弗随后制作了秘密视频影像,在这个视频中演示的是教授人们如何偷税漏税、贩卖人口和从事儿童色情活动。这个视频的内容被认为是误导了大众,遭到各方面的声讨,泰尔在接受《村声》(Village Voice)杂志采访时表示,他之前对这个视频内容并不知情,不过他并对此并不反对,但是人口贩卖这类活动除外。去年,他在自己位于联合广场中的曼哈顿公寓中举办了一次募资活动,旨在为保守派同性恋群体GOProud筹款,还邀请了右翼评论员安·寇特(Ann Coulter)为特约演讲人。(去年,他参加了一个针对同性恋婚姻的筹款活动,他还为保护记者委员会进行了捐助)。泰尔还时常会因为某些话语激怒公众,比如下面这段摘自他的文章《论一名自由意志主义者的养成》中的一段话:
上个世纪20年代,是我们得以对政治抱有希望的最后十年。自此以后,福利的受众开始大量增加,女性也开始获得投票权,这两股力量使自由意志主义获得选票变得更加困难,这也让资本主义民主的概念变得自相矛盾。
虽然米歇尔·巴赫曼(Michele Bachmann)曾经把同性恋说成是“个人化的奴役”,里克·佩里(Rick Perry)则把这种行为方式比作是酗酒。不过,泰尔说,比起布什和卡尔.罗夫之前的政治主张,2011年的共和党的主张更具有开放性和容忍度。泰尔相信,同性恋婚姻不再是共和党竞选中制造争端的话题,对于那些对同性恋充满敌意的保守派们,他说,“很多人情感上有些问题,政治是抒导的一个途径。”对于共和党不相信科学,他也觉得不是没什么了不起。泰尔自己,可能处于逆向思维的习惯,他对于达尔文进化论也不完全相信,“我认为它是可信的。但是,也有可能它还不完整,它可能需要一些补充,尽管可能是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内容。”全球变暖也“应该是真的,”但是由于政治的笼罩,让人们无法客观地处理这个问题。在泰尔看来,科学离政治越近,就会变得更加模糊不清,也更加不确定。
可能正是因为这些早期的政治活动,让泰尔逐渐开始对政治反感。他对于政治能够解决最根本问题表示怀疑,认为自由意志主义者不能赢得选举的胜利,因为大多数美国人都不会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投票。“乐观点说,政治很遭,最坏的说法是,政治是丑陋的伎俩。因此,我觉得,如果我们过去少搞一点政治,现在情况会更好。迪斯雷利曾经说过,所有职业政治家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其实这句话的原作者是英国政治家伊诺克·鲍威尔,原话更让人绝望,“所有职业政治家的生活都将以失败而告终,除非在春风得意的当口隐退。”)后来,泰尔没有参与2012年的选举资助活动。他把时间和钱财花在打造“自由的机制”上,这样技术才有可能打赢这场仗。
三月末,泰尔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宴会。他的房子坐落在要塞公园和海湾之间,毗邻旧金山艺术宫剧院。一个装满科幻小说和哲学书的书架、一副棋盘,似乎在诉说着住在这里主人的生活方式。另外一边是起居室和餐厅,装潢得很得体,可以显出主人无可挑剔的品味。泰尔的个人助理,几个身穿黑裙的金发女郎,不停地为客人斟酒和带领刚刚到达的客人就坐。一共会有三道菜,其中一道菜客人可以从清蒸野鲑鱼和平底锅煎甜椒玉米饼中自发选择。
这是一次隆重的烛光晚宴,这种场合让泰尔的客人和泰尔本人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泰尔的客人有萨克斯,他是泰尔在斯坦福的好友兼《多元化神话》一书的合著者;有诺斯克,他是任职Founders Fund的一名生物科技专家;有尤德考斯基,一名人工智能研究者,此外,他还是一名自学成才的典型,8年级时辍学,出版过一本网络同人小说《哈利波特和理性之道》,这本书改写了原著,从科学方法的角度来解释哈利所拥有的魔法力量;还有帕特里·弗莱德曼(Patri Friedman),他是海洋家园协会(Seasteading Institute)的创始人,此人个子不高,头发乌黑蓬乱,有一撮小胡子,他的打扮像Raskolnikov一样古怪得不合时宜。他住在硅谷一个代表自由和爱的自由意志主义社区里,这个社区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关于这个社区,他经常发布博文和微博,“就像是多妻制一样,它可以刺激政府更具竞争力:更多的选择和竞争将产生更多挑战、改变和成长。”
谈论的话题主要有两个,创业的优越性和高等教育的无用性。诺斯克认为,最棒的企业家应该为一个创意拼尽全力。Founders Fund支助这些有理想的人,让他们自己打理公司,保护他们免于其他风险投资家的干预。一般这些投资人希望让那些没有创造力的管理者来经营公司。
泰尔开始就这个问题发表意见。在美国,有梦想的年轻人爱去的四个地方是:纽约、华盛顿、洛杉矶和硅谷。如今前三个都已经饱和了;华尔街在金融危机之后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如今只剩下硅谷能够吸引有梦想的年轻人,虽然他们的创意有时候会被高等教育抹杀掉。泰尔奖学金就是为了帮助那些有野心的年轻天才们实现改变世界的梦想而设立的,在他们的棱角还没被完全磨砺之前。
我提出,在学校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比如阅读文学和哲学作品,比如和不同观点的人进行辩论的乐趣。毕竟,这是泰尔自己的经历。在《多元化神话》中,泰尔和萨克斯这样写道,“多元文化论的解药是文明。”我不反对这个观点。信奉自由意志主义的企业人难道不是另一支自贴标签的认同政治力量吗?
我的话一出,很快受到了大家的反对。尤德考斯基说,对于我刚刚提到的巨著他感到一阵不适的生理反应。而诺斯克的不悦之情则更加明显,在伊利诺斯州上高中时,他英语就不及格,因为老师说他没有写作能力。如果泰尔奖学金那时就存在,像他这样的学生将会少走很多弯路。
泰尔面带微笑,对于饭桌上的话题走向感到十分很满意。他向后推了推自己的座椅,说道,“大部分晚宴持续时间不是太长就是太短。”
脱离政治化是一名自由意志主义者的权利,同时也是作为亿万富翁才能享有的特权。泰尔承认,“总会有人问及,逃离政治是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你可以说,整个互联网就是逃避主义者的世界。看看过去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公司,你会发现经营者们多多少少都有点自闭。现在,罹患阿斯伯格症的轻微患者不少。你不需要销售,这些公司本身就有点反对社交。”但是,他接着说道,“在一个大部分事物都不够好、很多东西都功能失调的社会,互联网创业是你施展价值的最好方式。你可以说这是逃避主义者的做法,或者是因为不愿参与政治所作出的举动,但是可能这也是你能为这个国家提供帮助的最佳方法。”
和许多硅谷投资人不同,泰尔明白,东边30英里之外的人们情况不好,这个问题远比“谁是下一个社交媒体公司”来得重要。他也知道,很多企业也为此进行了各种尝试,目前仍然是没有答案。“企业的失败可能会导致我们进入马克思主义;或者让我们实现自由意志主义的理想。看起来似乎能以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发展,不过,未来的发展模式还不确定,以至于我们无法预测它最终的发展方向。”
当人们嘲笑他的风投产业的时候,他也会开心地笑起来,不过,他仍然信奉这个错误的理念(即跟大众相反的逆向思考方式将永远是对的)。在拉布伊斯事件之后,他为这个站不住脚的观点进行辩护,就像是一个人和整个世界对抗。他对布什的厌恶直到后者陷入低谷后才减少,对于奥巴马也一样。泰尔在金融危机中损失了几十亿美元资产,因为他拒绝随大流,希望以逆向的方式处理危机。如果说人工智能和海洋家园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原因不会是政治家和教授们对它们的嘲笑和恐惧,泰尔的乌托邦计划希望到底有多大现在也不是很清楚。
创新缺口导致经济发展放缓能够解释很多事情,但是它不是真理。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火车和飞机技术几乎没有发展,平均工资水平也没有什么涨幅。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党美国工人生产力大大提升的那些年,中产阶级开始塌陷。(泰尔说,“我不相信那些生产力数字,我只看投入,而非产出。”)那么,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会扭转这种趋势吗?“是的,机器人革命会让很多人丢掉工作,因为同样的工作你需要的人数更少,这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将把人类解放出来。虽然对于这种社会转型人们会有些不适应,但是我认为它不会持续很久。我们过去也有过全球化的问题,”泰尔回答道。
不过,如果硅芯片制造能够外包,那么抗衰药物制造是否也可以呢?在一个缺乏规范的市场里,这些药物能够公平进行分发的保障是什么?技术性的突破不一定每次都能够减少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有时候反而可能会增加不公平事件发生。延长寿命就是一个很贴切的例子,正如泰尔所言,“最极端的不公平是来自活人和死人之间。”很大的可能性是,第一个依靠这种药物活到一两百岁的人肯定是有钱人。
对于苦苦挣扎在生活水平线之上的美国人来说,能源和食物是两个急需技术突破的行业,前者控制国家经济,后者则决定着物价水平。泰尔说,“我对此并不是很在意,因为它有很重的政治意味,我有一种想要躲着它的本能。”在泰尔构想的科技乌托邦中,住着几千名美国人,他们拥有由机器人驾驶的汽车,每个人都能活到150岁,而其他人则会被比他们聪明的机器人挤掉工作机会,然后60岁就死掉。
下一场伟大的技术革命马上就要来临,但是它不会自动地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它需要政治的参与,虽然丑陋,但是却是不可或缺的推动要素。自由意志主义者崇拜个人自由,鄙视社会规范,这对那些不想长大的人来说具有十足的吸引力。泰尔特别喜欢“瓦解”和“风险”这两个词,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并不关心普通民众的生活,对于他们因为无聊的工作、债务危机和孩子们不高兴而产生的心碎和挫败感无动于衷。泰尔和他在硅谷的圈子一起畅想未来蓝图,这是其他人不可能体验到的。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逻辑和分析上的支持,但是一个个体的个人哲学通常会受到早期对世界印象的影响,即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泰尔也不例外,他想要永远活下去,选择逃到外太空或者海洋城市里,和一个能和他讨论托尔金的机器人下棋,这些都是他童年时代都想象过的梦想。
无论如何,泰尔的这些梦想都是为了改变世界。“长时期以来,我们都把问题弄错了。我认为能够提出‘如何能让美国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尽管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进展不顺利,但是我却对此很有乐观。目前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危机,不过并不清楚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至少每个人都知道了世界正在腐烂。这就比生活在一个腐烂的世界但全然不知甚至还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要好很多。”

来源:腾讯科技 琴岛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64529

文化與制度

寫得很好的一篇文章,詞句精煉溫婉,讀來覺有餘溫。感情平淡真摯,語句流暢,引喻恰當,十分好讀。
「沒有劣等的民族,只有劣等的製度。 1949年,解放軍打下廣州,駐軍深圳河邊,準備一鼓作氣,解放香港澳門。潘漢年、廖承志向中央進言:宜留下香港,借自由港之名,打破美國之貿易封鎖。於是,大軍班師回朝,留下百萬香港同胞,在萬惡的資本主義中繼續煎熬。
六十年彈指一揮間。淺淺的深圳河,擋住了解放軍的百萬雄師,卻擋不住今天大陸孕婦的超生游擊隊。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再現“嬰兒潮”,過半卻是內地孕婦所生。這些年輕媽媽們,挺著大肚子,不遠萬里,來港產仔,這種類似大馬哈魚的生殖遷徙現象,真是動物學上的一朵奇葩。 圖什麼?還不是那張薄薄的香港身份證。 生在香港,你的人均收入世界第三,你的預期壽命世界第二,你的政府廉潔程度世界第一,你的城市經濟競爭力世界第十,你去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免簽證…… 生在大陸,你的收入是香港的六分之一,壽命短十歲,你的政府敏感詞,你的城市讓生活更糟糕,出國的話,只有去朝鮮比較方便…… 香港和大陸,同文同種,黃皮膚,黑眼睛。只不過我們的嬰兒吃著三鹿氰胺,喝著地溝油,所以老祖宗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於是就有點後怕:如果六十年前,我英勇的解放軍戰士,擦槍走火,一不小心把香港解放了,恐怕,我們就沒有了金庸的俠義,梁羽生的瀟灑;恐怕,我們就沒有了周星馳的搞笑,成龍的功夫;恐怕,我們就沒有了吳宇森的槍戰,劉偉強的黑幫;恐怕,我們就沒有了李碧華的小說,倪匡的科幻;恐怕,我們就沒有了黃霑的歌詞,Beyond的旋律……
堂堂的中華文明,走到了現代,卻在靠一個小島來反哺,來維繫。喜邪?悲邪?榮邪?恥邪? 我不禁想問:為什麼? 香港,你可以在立法會裡,指著曾蔭權的鼻子罵:“破該!”(編者註:音即粵語“仆街”,諧音poor guy)曾特首只能訕訕地賠笑。 大陸,學校起火,“讓領導先走!” 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調稅前買車,被質疑“提前避稅”,只得引咎辭職。 大陸,貪污腐敗橫行,媒體一片和諧,網民只能在論壇裡灌水,欺實馬,草泥馬。 香港,路邊貼滿了各種議員的大頭照,旁邊寫著:成功爭取西區排污道修理經費——一個成熟的社會,政府關心的只剩下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大陸,人大代表舉舉手,政協委員拍拍手,帶領我們向前走——一個偉大的政府,要走偉大的道路。 有的人說,中國國情特殊,所以不能敏感詞,敏感詞,敏感詞。然而,同是中國一部分的香港,難道就不特殊?香港的存在,給大陸一記響亮的耳光。
於是我想起,97香港回歸前,有記者問鄧: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那麼五十年之後呢?鄧意味深長地說:五十年後就不用變了。 但願近朱者赤,不要近墨者黑。 」

端宏斌:为什么政府高层热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故事要从一则微博说起,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在几个月前发了一条微博:

“去海里见老领导,被推荐读本书,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他认为中国这样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从历史上看也好,今天的外部环境也好,现代化转型不会那么顺利。中国人自己的代价也没有付够。过去这些年走得顺了些,下面难免会有反复。”


他见的这个老领导就是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只要在网上简单搜索,你就会发现王在各种场合对不同的人推荐此书。不仅是他,央行的副行长也在推荐此书。据说京城的高层前段时间都在热读该书,那么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魔力呢?

看到《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书名,总觉得非常眼熟,仔细想了想,这不就是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序言中所提到的那句名言: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的出处嘛。其实不仅追求自由是假,追求平等也是假的,霍姆斯说过:对于那种追求平等的热情,我毫无尊重之感,因为这种热情对我来说,只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妒忌而已。

我找来此书开始看起来,书并不厚,一天不到就能看完。书中提到的“大革命”就是指法国大革命,由于这场革命称得上是天翻地覆,因此相关的反思书籍不胜枚举,那本著名的《乌合之众》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托克维尔的视角略有不同。看完此书,我算是彻底明白了政府高层到底在担心什么,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社会状况,同现在的中国实在是太像了!

托克维尔出版此书的时间是1856年,距离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年)仅67年,原本他还准备写第二卷,可惜三年之后就因病去世。他出身贵族,短短的一生就经历了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他曾经是法国的外交部长,出于对政治的失望,后期就安心写作。托克维尔写完此书之后就被淹没于历史之中,国外掀起托克维尔的研究热潮还是近几十年的事儿。

《旧制度与大革命》讲的是法国大革命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在历史教科书里总结革命爆发的原因,无外乎国王独裁专制,政府腐败,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等等通常所见的说辞。读者们也自然而然的觉得,肯定是官逼民反嘛,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所以起来闹革命。然而真相远不是这么回事。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的农民恰恰是这些国家中境况最好的,受到的压迫也是最轻的,这几乎颠覆了史学家的观点。革命并非从压迫最深的地方爆发,而是从最轻的地方爆发,在压迫少的地方,人民反而最无法忍受。

以法国的近邻德意志为例,那时候的农民等同于农奴,农奴不得离开领主的庄园,如若敢私自离开,就要被通缉,抓回来之后还要受到惩罚。农奴的地位终身无法改变,职业也不得更改,能否结婚还要看主人的喜好,大部分时间要为领主服劳役。农奴的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土地上种什么还要领主说了算,死后土地也不能全给儿子继承。

可是类似的情况在法国早就不存在了,农民可以任意处置自己的土地,农奴制早已经绝迹,农民不仅不是奴隶,而是自己土地的主人。农民拥有自己土地的比例几乎是全欧洲最高的。有一位法国评论家写过这么一段话:“土地总是以超出其价值的价格出售,原因在于所有人都热衷于成为地产主。在法国,下层百姓的所有积蓄,不论是放贷给别人还是投入公积金,都是为了购置土地。”

看到这里你再想一想中国,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热衷于购买住房,住房总是以超出其价值的价格出售,目前中国的住房自有率已经是全球最高,调查显示,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在中国,下层老百姓的所有积蓄,基本上都是为了购买住房。虽然中国已经有了这么高的住房自有率,但是几乎每个人都在喊“买不起房子”。

法国这边是拥有土地的自由农民,德意志那一边是没有土地的农奴,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人这边会激发起更强烈的仇恨呢?作者给出了两个解释,第一是法国农民已经变成了土地所有人;第二是法国农民已经完全摆脱了领主的统治。试想,如果土地本就不是农民自己的,那么强加在土地上的各种负担同他又有何干?德意志那边的农奴认为世界本就是如此,虽然他也痛恨领主,但更多的是害怕。农奴从没想过要推翻整个体制,来个大革命,有这种大胆想法的只可能是自由民。

更加自由的制度确实提高了生产力,但最终却变成了自己的掘墓人,路易十六(当时的法国国王)的财政总监说道:“原本可以用来维持一家人生计的土地被平均分给5-6个孩子,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此后完全无法依靠土地生存。”这又变成了经典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自由的土地政策提高了粮食产量,但更多的粮食也孕育了更多的人口,可是土地却没有增加,大量没饭吃的年轻人最终要走上街头。

大革命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但是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恰恰是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路易十六也绝非人们印象中的残暴统治者。例如,国王的猎物在狩猎区边缘毁坏了农民的庄稼,国王还表示应该予以赔偿。并非是国王自己损毁了农田,而是国王在狩猎区饲养的野兽干的。

路易十六虽然是一国之主,但公众舆论对国王的影响非常大,据说他自己实际上服从于公众舆论,不断地向舆论咨询,对其表示敬畏。大多数外国人很难想象公众舆论在法国的权威地位,很难理解这股甚至能对国王发号施令的无形力量到底是什么,但它确实存在。后来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法国正在进行飞速的改革,农民的自由、平等和财产,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受到更好的保护。

有趣的是,在这位开明、民主的国王统治下,社会的不满情绪正在加剧,民众的仇恨情绪并非只针对国王,而是针对一切旧的制度。以至于有人说:法国人的处境越好就越觉得无法忍受。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差,更有可能是:一向毫无怨言,忍受着难以忍受的法律压迫的人民,一旦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其猛力的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之前的政权更好。在法国人看来,路易十六最轻微的专横举动,似乎都比路易十四(名言:朕即国家)整个专制制度更难以忍受。

看到这里,让我们再来想一想现在的中国,毫无疑问的,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于30年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人民对于社会的不满程度反而是越来越深,最常见的一句抱怨就是:“这全都是体制的错!”在30年前,你很难想象公众舆论能够左右高层决策,而现在政府最常干的一件事就是给网络流言辟谣。在30年前,老百姓对于报纸上的东西是深信不疑,而现在人们宁可相信网络谣言。现在没有人会否认整个社会的法律制度越来越人性化,但是老百姓似乎变得越来越无法忍受了。比如,政府官员抽高价烟,被放上网之后,就丢了官。这在西方国家根本不会出现的事情,在中国却发生了。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最重要的政治家是谁?不是国王、不是大臣、不是贵族,而是普普通通的文人,或者叫知识分子。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很吃惊?法国的知识分子同德国的完全不同,德国同行完全不问政治,只埋头于研究纯粹的哲学,但法国的知识分子非常热心于公共事务,因此你完全可以称他们为法国的“公知”。

这些法国公知看到社会上特权泛滥,自然而然的觉得特权没有存在的理由,并延伸出了“人人生而平等”这样的思想。他们对一切旧事物和传统感到厌恶,准备用新的蓝图重建整个社会。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拥有从政的经历,一切仅仅存在于他们的大脑之中。正因为他们脱离实际,因此他们对于自己的这套理论盲目相信,并充满热忱的加以传播。法国公知对于伴随着革命而来的破坏,连想都没想过。同样是因为愚昧,法国民众对于公知言听计从,衷心拥戴。

想想看,纳税人深受摊派之苦,听公知说人人均应平等,当然很是振奋;一个农民,种的庄稼被贵族养的马吃了,他听说一切特权都应受到谴责,自然是欢呼雀跃。就这样,每个老百姓都成了哲学家,政治被植入了强烈的意识形态意味,于是,公知控制了国家的舆论导向,摇身一变成了政治领袖,没人能够与公知争夺这个地位了。

公知不但获得了底层民众的认可,还获得了很多贵族的支持,不少贵族纷纷解囊资助公知的写作事业。这些贵族们完全忘掉了,一旦这些理论受到普遍承认,就不可避免的转化为政治激情和行动,最终要打破整个旧制度。于是你就看到很奇怪的一幕,贵族们一边享受着缴税豁免权和其他种种特权,一边又大力的抨击这些旧制度如何的荒谬,贵族们正在亲手埋葬他们自己。作者的评价是“旧制度的上层阶级竟然这样盲目的促进自己的灭亡”,你是怎么也无法相信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又觉得中国的现实几乎是法国当年的翻版?中国的公知们完全没有任何的行政经验,但是他们全都坚信自己的理论能够让每个中国人更好,并用种种美丽的口号来获取民众的支持。在网络上,他们有着呼风唤雨的地位,数以千万计的粉丝对他们言听计从,说的任何一句话都被当做了真理。而体制内的人,一边享受着特权,一边却纷纷抨击整个体制。而老百姓呢,没人关心具体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大家都只关心“你是不是我们一伙的。”变成了纯粹的站队游戏。就这样,整个社会上下一齐在努力,准备推翻这个体制。

最终大革命到来了,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没能预料到大革命的爆发,但是他们此前的所作所为,全都在促使革命更快的到来。革命之后,人们所期待的东西没有一个到来,来临的只是繁忙的砍头大戏。

继处死路易十六之后,断头台的工作越来越繁忙,不到50天的时间,仅巴黎一地就处死了1376人,平均每周196人,到罗伯斯庇尔被处死的时候,著名的刽子手夏尔桑松已经砍掉了2700个脑袋。断头台的“荣誉”也逐渐从高层走向平民,据勒庞描述,被砍头的农民和工人就有近万人。断头台的效率惊人,21名吉伦特派用了30分钟,31名税务官用了35分钟,54名红衫党用了28分钟。

其中近代化学之父,著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因为税务官的身份也被砍头。在临死前,他做了最后一项实验,他和刽子手约定,想知道头被砍下来之后,意识还能维持多久,他说脑袋掉下来他就眨眼睛,刽子手仔细数了数,一共眨了15下。不过这一说法不见于正史。

写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政府高层在担心什么了,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社会同当下的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要说法国大革命有啥成就?估计最直接的就是成就了拿破仑,让他当上了皇帝。王副总理说:“中国人自己的代价也没有付够。过去这些年走得顺了些,下面难免会有反复。”会不会一语成谶?
来源:端宏斌

×××××××××××
看得老紙氣憤填膺啊,尼瑪你們不進步,也認為P民還尼瑪生活在1789年么?!你們tmd先驗主義,腐朽奢靡,別人也跟著你們吃屎一腦袋糨子?!


醒醒吧,自恃清高的偽君子們,現在的P民沒人想暴動,人們只有在被你們的所謂法律和法官的冤屈下才會走向暴力~睜開狗眼看看,多數情況下是誰在先動武?!告訴你們:在被暴力欺凌的時候,不反抗的是狗都不如!反抗和殺頭不是一回事,你們少tmd給老子渾水摸魚!

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转载]刘军洛: 中国央行在2012年四季度~2013年一季度

原文地址:刘军洛: 中国央行在2012年四季度~2013年一季度将进入加息周期作者:风雨下黄山
郭树清先生的任务完成的相当不错,如果,不是让大量中国股市参与者在2400点一带放大交易杠杆,那么,中国股市就会跌到2000点~1800点处后,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反弹。现在,中国股市2400点放大杠杆的交易者,今后,就会轻而易举在中国股市2000点~1800点形成强有力的抛售潮。

前面两篇博文,已经写的非常清楚了。在2011年12月16日的博文《2012年中国宏观政策将继续希望股市大规模下跌和新书公告》中是写到——现在,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自导自演”越来越激烈下,中国宏观政策无非就是需要依靠中国股市在2012年继续大规模下跌,来解决中国央行的坏账暴露。2012年,中国经济将面对一场“选举年”,是继续拼命制造中国股市大暴跌,来减少中国居民消费本土产品和国外产品,加速度推高中国居民储蓄率,来达到拼命扩大贸易盈余,好把这个天文数字的坏账隐藏好交给下一届,还是,让这个连慈禧都望尘莫及的坏账暴露后,再交给新一届呢?所以,你现在不看看我们的吴敬琏、厉以宁和中国央行的谈话和行动,你还是一个活生生的经济“大白痴”。

结果,到2012年6月,中国贸易盈余是317亿美元,远超预期。2012年1~2月中国是出现贸易逆差,到2012年3月才开始实现53.5亿美元的小幅盈余。所以,中国股民是目前中国贸易盈余唯一、重要的贡献者。这样,你就应该像在电影院里看一部勾心斗角的电影,来看我们的郭树清先生竭尽所能的表演。

所以,在2012年7月5日中国央行降息后,本人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微博——“中国央行今天又降息,这是利好吗?今天的中国民众,肯定是被天天的利好消灭掉。本来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利好”。一个人掌握一些经济学和社会分工的逻辑是很重要的。中国股票会让许多人不明不白的倾家荡产,或者是妻离子散的命运。愚昧的人是多么的可悲,或许,至今为止社会的进化,就是需要大部分人,被金融市场来消灭。否则,没有办法解释!今天为什么还会有人去买股票、去买房子等等。刘军洛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现在问题是,2011年中本人预期了中国央行将在2011年底~2012年一季度,紧急进入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今,中国央行不仅仅是做了,而且是手忙脚乱的做了。

那么,就应该有一个问题——美国人会不会让中国央行在2012年四季度~2013年一季度进入疯狂的加息呢?

现在,中国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还会继续,但是,是进入尾声了。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大萧条;我们正生活在大萧条的中期;而大萧条的尾期是——大面积人倾家荡产;大面积人跳楼;大面积人失业和亚洲区域性战争的危险。

2010年~2011年,本人批评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是严重出现了战略错误,因为,中国经济的真正问题是长期灾难性的通货紧缩问题。但是,2010年~2011年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却是强力的反通货膨胀。因此,中国央行2010年~2011年的货币政策实际是人为严重强化了中国经济通货紧缩的问题。所以,中国央行很快就不得不选择强力加息,来解决自己犯下的严重战略性错误的问题。我们已是进入了无药可救的经济世界。2013年,最让人类害怕的威胁将是——亚洲区域性战争的爆发。

博客是写的比较少了,因为,经济情况一切都是在按部就班的运行之中。我是做经济研究的,经济大趋势是非常难改变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写重复的话了。该如何去操作自己的钱,我早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能够逃过这场“人间地狱”经济的大灾难,就是各位造化的事情了。

刘军洛
2012年7月11日